紅馬甲網格長用小事詮釋社區網格大愛
金山網訊 自四牌樓街道創新打造“網格微家”網格化社會治理模式以來,北固山社區工作人員就開始了“鐵腳板”的優勢,走進網格,走進千家萬戶。

暖居民之心 守護節日的儀式感
中秋佳節,本是萬家團圓的日子,可是張阿姨家就很冷清,老伴在去年走了以后,孩子因為工作忙根本回不了家,過節也就成了奢望。中秋前夕,社區第二網格長楊潔和社會組織志愿者帶著月餅,水果,油等慰問品敲開了她家的門,陪著她一起過節。拉著楊潔的手,阿姨紅了眼眶,久久舍不得放開。

聽居民之聲 甘做居民閑事主任
“我沒有健康碼,現在連大統華超市都進不去了。”趙阿姨在社區網格長竇玉蓮上門的時候,哭喪著臉抱怨。
第四網格長竇玉蓮一邊安撫她一邊拿過阿姨的手機,發現老人用的盡管是智能機卻沒有支付寶。竇玉蓮先為其下載了支付寶,又按步驟操作幫其申請了健康碼,并手把手地一遍遍演示如何更新健康碼,直到老人完全弄懂才走出家門口。臨走還不放心地交代,實在還是不會就給她打電話,她再來一趟。

解居民之難 主動為居民亮燈
鄒叔叔患有老年癡呆、帕金森、腦梗等疾病,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需要長期吃藥治療,生活負擔較重。老伴張阿姨也已高齡,每天忙于照顧他,也沒了自己的老年退休生活。北固山社區黨總支書記劉春輝是第一網格的網格長,網格摸排時來到鄒叔叔家,發現他家房間的燈不亮。一邊告訴他們要及時跟社區聯系,一邊忙著搬凳子爬上去修燈。在歷經半個多小時的檢測修整,燈終于亮了。又發現他家電話也壞了,又隨手把電話也給修好了。臨走,張阿姨使勁地往他手里塞桔子,說不盡地感激話。
家是一個網格的一個又一個縮影,每個網格中都穿梭著這樣的紅馬甲,時刻準備著給“網格微家”愛的見證。北固山社區的網格長們也在自己的手機上建立起一個個網格群。讓每個居民都能找到組織的“靠山”,讓網格長成為家以外另一種形式的親人。(程玉燕)
責任編輯:萬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