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的傳承 記四牌樓街道陽光世紀花園社區“網格新星”虞陽
金山網訊 虞陽,陽光世紀花園社區第四網格專職網格員,是一名中共黨員。今年3月初,該同志因工作調動,從街道黨政辦“12345”平臺轉崗到陽光世紀花園社區,擔任重點人員防控聯絡員,專門負責社區疫情防控工作。
“星”的傳承
剛到社區,性格陽光的虞陽被同事們昵稱為“陽仔”。面對陌生的人員名單、生疏的地名和不斷更新變化的“風險等級”名單,他曾經一度感到無從下手,幸運的是,虞陽的師傅是鎮江市首批“網格之星”解晨亮。
師傅悉心傳授,“陽仔”虛心學習,從居家監測政策、“三包一”上門到防控細節銜接……解晨亮手把手的教導虞陽。當過兵的“陽仔”發揚軍人作風,白天工作忙,就索性睡在社區,利用晚上的空余時間,默默學習政策,反復琢磨師傅的經驗,很快,他便進入了角色。電話溝通、人員分類、上門核酸檢測等都能夠熟練掌握、應對自如。數據核查、人員基本情況等工作報表完成的既準確、又細致,不漏一戶、不少一人,可謂是得到了師傅的“真傳”,很快學徒“滿師”。

我是網格員
“您好,我是陽光世紀花園社區第四網格網格員虞陽,請問您家有從外地回來的人嗎?”“請出示一下您的健康碼和行程碼!”一幢幢地走樓棟,一層層地爬樓梯,一句句地親切交流,一戶戶地登記信息。暖心的問候,耐心的核查,篩查的是隱患,敲開的是“心門”……
不管工作有多忙,“陽仔”每隔一段時間都會上門走訪老人,陪他們聊聊天,詢問生活上是否需要幫助。社區一位老人說:“我是獨居老人,孩子平時在外地工作,社區網格員小虞經常上門來看望我,感覺心里很暖、很感動。”把群眾的事當做天大的事,用自己的百倍努力,贏得群眾的十分滿意。很快,虞陽便像師傅一樣,在防疫工作和為民服務中被居民們熟知,交口稱贊。

短暫的會面
加班加點、放棄雙休日,已成為虞陽的“常態”。近期,他已經連續40多天沒回家了。面對特地從外地趕來看望他的父母,他只能選擇在社區門口與他們短暫見面。看到兒子頭發蓬松,胡子拉碴的樣子,父母非常心疼。但疫情當前,虞陽的父母表示,還是理解自己兒子的。面對母親的反復叮嚀,虞陽千言萬語化作三個字:“我知道,我知道……”由于還有一批境外、重點地區和居家觀察的返鎮人員急需安排,虞陽來不及多待,急匆匆揮手告別父母。就這樣,夜幕中出現一個年輕的身影,邁著堅毅地步伐,向著居民樓走去……(通訊員 楊濤 全媒體記者 黃昕彤)
責任編輯:黃昕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