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波士頓蜜月之旅
摘要:新婚燕爾,我和妻子開始了美國的蜜月之旅。
| |
| |
| |
| |
文/圖?劉汝彬
新婚燕爾,我和妻子開始了美國的蜜月之旅。經過十五個小時的長途飛行,跨越太平洋,我們終于踏上了這塊既熟悉又陌生的大陸。十五天的旅程,我們在東海岸游歷了紐約、波士頓、華盛頓三個主要城市。紐約大都會的繁華喧囂、燈紅酒綠;首都華府的莊嚴神圣、氣勢恢宏;波士頓港的恬靜淡雅、浪漫小資……三座城市有著迥異的風格,令人流連忘返。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美國“自由精神”發源地波士頓。
1620年,載有102名清教徒的“五月花號”大帆船在波士頓的普利茅斯港靠岸,成為美洲大陸的第一批移民,建立起美洲大陸的第一個殖民地馬薩諸塞。1775年,萊克星頓鎮的一聲槍響,拉開了7年獨立戰爭的序幕,波士頓人開始自稱“自由之子”為了獨立和解放而戰斗。波士頓作為美國歷史的“活化石”,即使已過去了幾百年,它也歷久彌新,屹立于聯邦東北角的馬薩諸塞灣。
波士頓是美國最古老的一座城市,有著諸多歷史古跡,當地人在保留它們原貌的同時,也保存下了十七世紀的青磚路面,綿延三公里,橫亙于波士頓市中心,并串聯起十六處三百多年前的古跡。老北教堂、法尼爾廳、市政廳、城市圖書館……每一處景點都有著一段美國人民爭取自由的歷史,人們習慣性稱它為“自由之路”。“自由之路”兩側便是波士頓最繁華的市中心,有鱗次櫛比的摩天大廈,有紅墻黑瓦的古代教堂;有靜謐悠閑的城市公園,有川流不息的繁華鬧市;有身著十七世紀禮服的街頭藝人,也有Hip-Hop的說唱高手……現代與古典元素交相呼應,自由和人文氣息相得益彰。你可以在紐伯利街的櫻花樹下點一杯美式咖啡,享受一個浪漫午后;可以在市政廳舊址上建成的昆西市場品嘗波士頓的特色美食;可以在深秋時節滿地紅葉的哈佛校園里漫步;也可以在北岸花園球館看上一場激情四射的籃球比賽。
在波士頓,隨處可見陌生人向你投來的溫暖的笑容,并有禮貌地送上一句“How?are?you”;當你走過某扇門,總會有前面的人幫你扶住它,使你可以順利通過;在城市廣場,你可以看到流浪漢用自己剩余的口糧去喂養廣場上隨處可見的小松鼠;在鬧市區,可以看見街頭藝人不計報酬,為過往的人帶來快樂;城市里沒有太多紅綠燈去規定交通,但是車輛必定會在行人的前方三米之外停下,耐心等待行人通過;公司里不會規定員工的上下班時間,但是所有人都會一絲不茍地完成工作。波士頓就是這樣一座沒有太多規矩卻有條不紊的“自由之都”,所有事物都按照自己的方向任其發展,從而造就了它的多元化。
每次旅程都是一次修行,總會有許多意外的收獲。沒有到過波士頓,就永遠不會感受到它獨特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