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山不回應你
| □ 陳鳳蘭 |
我們都是朝著大山呼喊的孩子,我們攏起雙手,吸足一口氣,用盡力氣向大山呼喊——我愛你!稍等一會兒,我們側耳細聽,大山里已經回蕩起一片應和之聲——我愛你!余聲裊裊,稀音隱約。我們也會惡作劇地呼喊——我恨你!大山依舊如此回應——我恨你,似乎空曠的山谷成了最大的回音壁。
哲人說:你是什么,世界就是什么。
當你充滿熱愛,那全世界都是溫暖與美好;當你與世界為敵,到處都是口誅筆伐,槍林彈雨。但無論如何,為友為敵時,我們都是“在”的,這種“在”叫“存在”,這樣的“存在”因為互動交流而讓我們意識到。
可有時,大山也會對我們的聲音置若罔聞。無論你怎樣聲嘶力竭,怎樣的呼天搶地,山似乎只是冷漠地旁觀,隔岸觀火似的無動于衷。山有山的世界,繁茂的植被,穿行的動物,垂掛的瀑布……山演繹著一年四季的輪回,掌管著新生與死亡的輪換遞序。
而我們終將無人應和。
人孤獨得如身在島嶼,四圍都是洶涌的海水。來往的船只全然不管我們燃起的沖天濃煙,揮舞的破衫旗幟。除了失落,我們還有被拋棄的絕望。只能像魯濱孫一樣用刻刀劃下年輪,也任歲月刻滿臉上的滄桑。
今天山不回應我,明天山也許還不回應,以后的日子也許山都會選擇性地遺忘了我,無論我如何吶喊,如何咆哮,如何詛咒。頹唐的我不得不弓下身子,拖著身軀,踽踽獨行。不得不反窺自己的心靈:我心里有山嗎?
如果有,我們忽然快樂起來。如果沒有,那何不如壘就一座大山呢?
唯有心中有大山的人,他才會時時意識到自己的“存在”,因為他的每一聲呼喊都有回應,哪怕是一聲輕微的嘆息,一句模糊的咕噥。
心中有大山的人,在人世間有種安閑的沉穩,有種隱秘的飄逸,有種大氣的宏偉,有種包容的博大……大山里有叢生的大樹,有嬉戲的鹿群,有啼鳴的小鳥,有流淌的小溪……大山不懼春愁秋悲,不畏夏暑冬寒。春花里有勃發的誘惑,夏葉里有成長的生機,秋果里有奉獻的甜美,冬雪里有儲藏的希冀。
心中有大山的人,是一個精神明亮的人。
他的存在,以自我的審視,以自我的省察,以自我的反思而彰顯,空靈而不空洞,飄逸而不虛幻,唯美而不飾偽。這樣的存在,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無我”,是“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的“失我”,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的逍遙。
心中有大山的人,他無處不存在,只要他一聲長嘯,四圍里都回蕩著冥冥靈音,經久不息,裊裊無盡……
責任編輯:小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