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 關
| □ 賈兆才 |
| ||
| ||
| ||
平生第一次出境旅游,目的地是“港─澳─越南”,因為是出境,先去轄區公安局辦了港澳通行證和護照,辦證時,須照白底個人照片,老友特別囑咐:照片必須真實,不能為了漂亮,將面部作修改。
為此,老友特別講了他往年去國外旅游的經歷:同游的一位老先生,因為照相時想自己漂亮年輕些,讓照相館替他面部作了美化,除掉他臉上的老人斑,未料出入境時,幾次被口岸邊警攔住,說他:“人證不符,護照不是他本人的,為什么護照上沒有老人斑……”眼看不能同游,急得老先生要哭,幸虧同伴和導游苦苦解釋,終得以成行……驚出眾人一身冷汗。
當我站在深圳皇崗口岸的關口,輪到自己出關時,也心忐忑,就怕照相機不夠精細,出什么幺蛾子,拍出不真實的自己來。
一個個游客排隊過關,一個緊挨一個,表情嚴肅,恭恭敬敬站著,等坐在高臺上的邊警一個個審驗通行證后,才得放行。
待到我過關時,緊跟我身后的游伴性急了些,緊隨我出了黃線,一起站在高臺下,旁邊的警察馬上抬手示意,他趕忙乖乖退到黃線后面,等著……我盡力擺正身姿,目光平視,對應邊警審視的眼光,他邊看我,邊看證,然后朝我一揮手,我過關了……?
最省事的,要算在廣西東興至越南芒街的越南一側的那次過關。
在我國境內時,我們依舊須一個個排隊過關,待邊警審驗人證相符時,才放行。走出東興口岸那高大的國門,南面就是橫臥在著名北侖河上的中越友誼大橋,我和老友在橋邊的界碑旁照相留念,走過橋,南面約數百米外是越南芒街口岸的門樓,在這兩國之間的過渡地帶,是一片偌大的廣場,廣場東西兩側店鋪林立,邊貿興盛。
看廣場上已是人山人海,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向南的是一隊隊中國旅游團隊,人數較多,少說也有數千之眾;向北的則是肩挑背負越南土特產、頭戴尖頂斗笠的越南小商販。
國內導游小吳帶來了越南導游范小姐,將我們領到東側的店鋪旁休息,囑咐說:“我們要耐心等會,人多……”待范小姐走后,我望著廣場上人滿為患的旅游大軍,心里想:要一個個驗證,不知何時才能輪到我們過關呢?
這時來了個越南人,說是來兌換貨幣的,以備去越南花銷。一百元人民幣兌二萬九千越南盾,大家紛紛忙著兌換。
后有人去旁邊的商店買東西才知商店也兌換,卻是一百元人民幣兌三萬二千五百越南盾,我們旅游團隊近四十人,一人三千五百,眨眼之間,一下被宰去近十四萬越南盾,一個個大呼上當……
正懊悔時,范小姐來了,揚旗吶喊:“排隊了,過關了……”
一個個急急忙忙背上行囊,嘻嘻哈哈擠成一隊,涌向芒街關口,而此時關口已擠得水泄不通;隊隊爭先恐后、一個個奮勇當先,人人都想能盡快過關;這時就見前面幾個穿草綠色軍服的越南邊警,已敏捷地跳下高臺,干脆拉開了鐵柵欄,大開關門,笑著,向我們揚手示意……于是,一隊隊人呼呼啦啦過了關……
有同游的浙江同伴問:“怎么,不驗證了?”
“還驗什么證!我們給他們送人民幣來了……”有人笑著自豪地答道。是啊,富足了,有錢了,真好!大家會心地大笑不止……
才一出關,踏上芒街市的街頭,就圍上來一群群越南女人,向人們兜售套在手腕上、纏在身上的木雕、骨雕等工藝品;一個越南女人追著我,要我買她的紅木雕手鏈,用漢語說:“十塊一個、十塊一個……”我已走出去多遠了,她仍纏著不放,我因在港澳多花了錢,已是囊中羞澀,見我遲疑,她干脆說:“十塊二個、十塊二個。”無奈,我給她十元人民幣,買了二副木雕手鏈……
走在芒街街頭,隨處可見向中國游客兜售越南土特產的小商小販……以后在越南才知曉:不僅大的國營商店、商場普遍歡迎人民幣,民間更是如此。
有人說:“沒有想到,人民幣這么受歡迎,做中國人真好!”
中國,祝愿您永遠國強民富,人民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