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特色小鎮將成為讓人愿意留下來創業生活的家園
3月27日上午,鎮江市特色小鎮建設工作會議召開。鎮江的特色小鎮怎么創?特色小鎮培育創建需要堅持什么標準?而鎮江市首批創建的8家特色小鎮該怎么建?
鎮江的特色小鎮怎么創?
圍繞“四基地、一中心、兩城市”定位,根據主體功能區規劃,以“三集”園區為基礎,以建制鎮(街道)為單元,在“十三五”期間規劃建設30個左右產業特色鮮明、功能集成完善、體制機制靈活、人文氣息濃厚、生態環境優美的特色小鎮,使其成為區域經濟新增長點,“互聯網+”新經濟策源地,產業、旅游、文化融合發展新載體,生態環境優美新去處。
為什么
以“三集”園區為基礎?
特色小鎮建設與鎮江市落實主體功能區規劃、推進“三集”園區建設理念和目標一脈相承、高度契合。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依托“三集”園區建設特色小鎮不是“新瓶裝舊酒”,而是以特色小鎮理念全面提升發展“三集”園區,做好產業、文化、旅游“三位一體”和生態、生產、生活“三生融合”的文章,打造經濟新增長點。
為什么
以建制鎮為單元?
從全國實踐看,特色小鎮建設單元有兩種:一是以區塊為單元,如浙江省的特色小鎮“非鎮非區”(既不是行政區劃單元上的“鎮”,也不同于產業園區、風景區的“區”);二是以區劃為單元,如國家三部委聯合下發的《關于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明確,特色小鎮原則上為建制鎮,即特色小城鎮。
綜合以上兩種做法,鎮江市特色小鎮建設明確了以建制鎮為單元,進行全域空間整體規劃,同時劃定核心建設空間,力求特色小鎮“小而美”“精而美”。
為什么
這樣定位特色小鎮?
一是區域經濟的新增長點。通過建設特色小鎮,以發展載體的升級帶動全市優勢特色產業、新興產業和歷史經典產業轉型升級,為全市發展增添新動能。
二是“互聯網+”新經濟和創業創新的策源地。吸引創新創業者,使特色小鎮成為創業人才的圓夢小鎮、開放共享的眾創空間。
三是產業、旅游、文化融合發展的新載體。以產業為核心、文化為內涵、旅游為形式,形成“產、城、人、文”相融合的新空間。
四是生態環境優美的新去處。我市的特色小鎮不是“產業園+風景區+文化館、博物館”的大拼盤,而是有山、有水、有人文、有靈動,讓人愿意留下來創業和生活的家園。
特色小鎮培育創建堅持這些標準
● 一個特色產業
我市特色小鎮要聚焦高端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意創業、健康養老、現代農業、旅游風情、歷史經典等產業。堅持差異化發展,圍繞單一特色產業,走專業化、特色化路線。
● 一張規劃藍圖
每個特色小鎮規劃做到發展目標、特色產業、文化內涵、旅游功能、規劃空間、項目投資、推進機制和展示平臺“八個明確”。同時做到“多規合一”,原則上不調規。求精不求大,每個特色小鎮規劃面積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其中建設用地規模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旅游類特色小鎮面積可適當放寬。注重提升“顏值”,每個小鎮原則上按照3A級以上景區標準建設,旅游類小鎮原則上按照5A級景區標準建設。
● 一批建設項目
特色小鎮是區域經濟新增長點,必須堅持項目支撐,謀劃一批新項目。原則上,每個特色小鎮3年內新建項目固定資產投資額按“531”標準控制,即制造業類特色小鎮完成50億元以上,服務業類特色小鎮完成30億元以上,農業類特色小鎮完成10億元以上(均不含房地產投資)。創建省級特色小鎮的,按省要求執行。
● 一套運作方式
特色小鎮建設堅持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化運作,既凸顯企業主體地位,又加強政府引導和服務保障。每個特色小鎮要明確投資建設主體,由企業為主推進項目建設。引導社會各方力量參與小鎮建設。
● 一個展示平臺
建設“小鎮客廳”,展示特色小鎮形象和成效。展示平臺建設做到“七有”:有專業設計、有展示載體、有展示重點、有展示形式、有合理規模、有形象宣傳片、有招商手冊。
首批創建的8家特色小鎮怎么建?
記者了解到,經深入調研、專家評審和部門會商,我市在各地上報的47個擬規劃建設的特色小鎮名單中,提出了首批市級特色小鎮創建(培育)建議名單17個,其中創建類8個,培育類9個。其中首批創建的8家特色小鎮分別為:
● 眼鏡風尚小鎮
位于丹陽眼鏡城服務業集聚區,規劃面積3.27平方公里,主要建設主體為江蘇丹陽眼鏡市場發展有限公司。小鎮主導產業為眼鏡商貿、創意設計、工業旅游、視光學 醫院、視光培訓等。初排項目12個,總投資39億元。
● 葡萄小鎮
位于句容市茅山鎮,規劃面積4平方公里,主要建設主體包括丁莊萬畝葡萄專業合作聯社、句容市春城鄉村旅游發展有限公司等。小鎮以葡萄產業為主導,以生態農業和旅游為補充,推動農業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初排項目6個,總投資30億元。
● 電氣小鎮
位于揚中新壩鎮,規劃面積3.5平方公里,主要建設主體包括大航集團、大全集團、工大集團和揚中高新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等。小鎮以智能電氣產品生產、科技研究、展示銷售等為主導產業,輔以主題商務、商業會展、產業旅游等功能。初排項目11個,總投資61.3億元。
● 恒順香醋小鎮
位于丹徒新城生態工業園,規劃面積3.5平方公里,主要建設主體為恒順集團。小鎮以香醋特色產業為支撐,以中國醋文化博物館為核心,建成融觀光、參與、互動、 非遺保護為一體的國家級工業旅游示范基地。初排項目5個,總投資30億元。
● e創小鎮
位于京口區中小企業信息產業園,規劃面積2.8平方公里,建設主體包括鎮江華夏匯豐產業園有限公司、鎮江大禹創意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小鎮以“數字創意產業”為主導,發展營造良好創新創業氛圍。初排項目5個,總投資38億元。
● 西津渡風情小鎮
位于潤州西津渡文化產業園,規劃面積3平方公里,建設主體為鎮江市西津渡文化旅游有限責任公司。小鎮深度挖掘渡口文化,在歷史文化和現代產業的基礎上,建設成為宜居、宜游、宜商的渡口文化風情小鎮。初排項目5個,總投資43億元,已完成投資33億元。
● 通航小鎮
位于鎮江新區航空航天產業園,規劃面積3平方公里,主要建設主體包括江蘇大路航空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江蘇瀚瑞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等。小鎮以航空主業為核心引領,依托現有的產業、機場、空域、旅游資源,打造航空產業示范小鎮、航空創意體驗小鎮、山水文脈休閑小鎮。初排項目8個,總投資50億元。
● 低碳小鎮
位于鎮江生態新城上湖區域,規劃面積2平方公里,主要建設主體為文廣集團。小鎮以低碳產業為核心、低碳文化為內涵、生態旅游為形式,規劃建設產業集聚、展示交易、低碳生活、文化體驗、交通出行和公共服務六大空間,打造成為新興低碳產業集聚區、低碳生活方式引領區和低碳國際合作示范區。
責任編輯:吳麗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