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書法藝術滋養人的心靈
——記中國電力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劉嘯
|
||
|
||
|
||
|
||
|
□ 張春華
劉 嘯 現為中國電力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職工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文藝志愿者協會會員。
曾被評為天津市十佳青年書法家、國家電網十大書法家。2010年、2013年兩度被中國書法家協會評為“中國書法進萬家活動先進個人”,中國書協第七次書代會代表。
書畫作品獲“第五屆中國書法蘭亭獎”佳作獎、慶祝《中國書畫報》創刊三十周年全國書畫大賽一等獎等;入選“第七屆全國書法篆刻展”、“全國第三屆隸書大展”、“第八屆全國著名花鳥畫家作品展”、第三屆中國書壇蘭亭書法雙年展等40余次全國展賽。
在中國電力書法家群體中,天津的劉嘯以滿腔的創作熱情和超乎尋常的勤奮,取得了為業界矚目的成就。他的書法作品風格顯著,屢次入選、獲獎于諸多國展,尤其是“第五屆中國書法蘭亭獎”佳作獎的獲得,不僅進一步彰顯了他的藝術才情和不凡的創作實力,而且使他在天津乃至全國電力系統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劉嘯從8歲起學習書法,25歲加入中國書法家協會,后又成為“天津市十大青年書法家”、“國家電網十大書法家”等,歷經30多年孜孜以求,最終成為當代國展精英,得到了同行的好評和群眾的喜愛。
劉嘯認真、嚴謹,為人豪爽、直率。他幼承家訓,8歲時父親逼著練字,初中以后才慢慢地對書法有了興趣并自覺習練。當時因家里貧窮舍不得購買紙墨,他就每天用一小桶水在磚墻上臨摹顏、柳、歐諸體,如此打下了較為堅實的楷書基礎。
一次上學時路過一家工藝品廠,劉嘯看到門口堆著些石頭下腳料,便撿了一些回家,用廢鋼打磨成的刻刀刻著玩。也正是從那時起,他慢慢喜歡上了篆刻。一天,劉嘯在家中發現了一本陳壽榮編寫的《怎樣刻印章》,便按照書上說的方法,逐步進行了學習,從而認識了可以制印的青田石……
隨著年齡的增長,劉嘯不再滿足于自學,18歲那年他報名參加了著名書法篆刻家李剛田先生的篆刻研修班。專業而系統的學習使劉嘯進步很快,畢業時,李剛田先生為他刻了“劉嘯之印”和“紅雨臨池”,勉勵他多向古人學習。此后,受李剛田先生的影響,劉嘯一邊學習書法,一邊研究篆刻。也許是其個性使然,也或是因為隸書和行草書有著更大的拓展空間,在諸體皆涉的基礎上,近年來,劉嘯主攻隸、篆、行,并通過反復臨習經典作品,體悟前賢書法中內涵之美,從創作實踐中探尋自己的創作方向,在歲月的歷練中日臻成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書法風格。
劉嘯的書法作品,既有對傳統的繼承,又有張揚的個性。他的隸書深深根植于《曹全碑》《禮器碑》《華山碑》《乙瑛碑》《石門頌》等漢隸經典之中。創作時,他用筆厚重而不失輕靈,結體多變而不失雍正,章法精巧而不失大氣,墨色變化一任自然,不討巧、不做作。
經過多年的探索,在不斷融入新的藝術語言的基礎上,劉嘯基本形成了氣魄宏偉、威嚴肅穆、蒼厚古拙、氣象渾穆的隸書風格。尤其是他作品中所彰顯出的節奏感、韻律感,給人以美的視覺享受。
劉嘯的行草書取法二王和米芾、王鐸,點畫精到,勁健有力,用筆灑脫自然,動靜相宜,在行氣和章法上善于表現一種磅礴的氣勢和跌宕起伏的韻律之美,他還特別融入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感悟,使作品雅俗共賞。
近年來,劉嘯加強了對篆書的習練,特別是對吳昌碩、趙之謙,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他對這兩位清代篆書大家的解讀,被《書法導報》整版推介。此外,劉嘯雖然偶作魏碑和章草,但從他一派古樸氣象,收放得體的作品中,我們不難感受到其深厚的傳統功力和鮮明的時代特點。
著名書法評論家傅德峰先生說:從整體上看,劉嘯對傳統的學習是深入的,對筆法的理解是到位的,他在處理書法作品的章法和形式表現方面具有自己獨到的一面。顯然,這不僅源于劉嘯對傳統的正確理解,也源于他對時代風尚和現實生活的深刻感悟。他沒有那種刻意求新求變的急功近利心理,而是著重在不斷深入傳統的基礎上細心領會,慢慢融合,進而達到表現自我心性的目的。他說,字如其人,寫出的字展現的是人格之美,有深刻內涵和底蘊的人寫出的書法才能夠稱書法。
可貴的是,劉嘯多年創作中一直遵循筆墨修養和筆墨探索并重的理念。他愛書,讀書要占去他三分之一以上的時間。他說,在書法的道路上走得越遠,越覺得自己知識的貧乏。在習字的道路上,每遇困惑時,劉嘯就會翻看古人的書論,并大量閱讀書法網站上當代名家的習書心得。
近年來,劉嘯以《從國展三十年看當代展廳書法創作》為題,對當代展廳書法創作進行了剖析,觀點明確,切中肯綮。其睿智的眼光和優美的文筆,既彰顯了他書法人生的魅力,又體現出一個成熟書家的良好心態和文化責任,雖是他從藝經驗之談,卻對讀者頗有啟發。
劉嘯的篆刻取資廣泛,從秦漢璽印到明清流派都有不同程度的涉獵。近年他對古磚的收藏研究,更讓他的篆刻表現愈加豐富。他的刀法得源于漢印的厚重沉實,章法融入璽印的奇詭變化,形成了他雍容大雅、凝重樸茂的篆刻風格。
平時劉嘯還根據自己的工作特點,創作了不少具有電力行業特色的藝術作品。他常說,筆墨當隨時代,一定要拿起手中的筆,創作出具有鮮明時代特征和鮮明行業特色的藝術作品,這樣才能區別于社會上的其他書家,才能起到自己獨到的作用。
令人敬佩的是,劉嘯并沒有滿足當下的成績,他說,學習書法要走的路還很長很長,他將繼續深入學習,提高自己的藝術修養,尤其是要更加深入的研習古人的作品,使自己的作品增加古意,力爭使書法、篆刻作品水平再上一個臺階。他還表示,今后會多做一些書法傳播工作,多舉辦公益講座,向更多的書法愛好者傳播正確的書法學習方法,推動書法篆刻更加廣泛的應用于工作和生活,讓藝術隨時滋養人的心靈。
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張建會認為:“從劉嘯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還是有很大發展空間,他的視野很寬闊,對自己作品的追求沒有停步。”
是啊!藝術沒有捷徑,只要堅持努力,一定會有所作為!
責任編輯:小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