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新聞】大學生研發“孝心割草機”,為父親減負
“突突突……”一陣除有節奏的機器聲后,地面上留下一片切面整齊的青草。日前,在江蘇大學京江操場旁的草地上,一名學生操作著一輛造型樸素的除草機除草,引來不少師生駐足。這是江蘇大學汽車學院研二學生陳挑挑正在進行割草實驗,得知除草機是陳挑挑送給果農父親的禮物,由他本人設計、加工、組裝而成,大家都為這位富有孝心的動手達人點贊。

心疼父親,立志發明機器來除草
陳挑挑給這臺割草機取名“地龍號”。去年上半年開始,從設計方案成型,到去蘇州一家模具廠加工零部件,前前后后往返四十多趟,最終耗時八個多月、花費了三千多元才成功做出了這臺割草機。
回到學校后,陳挑挑利用學習間隙進行割草實驗。他向記者介紹了割草機的諸多優點:“40多斤,比較輕便;采用的是直流電機,節能環保,和相同割幅割草機比能節省7倍的功率;鋸齒、刀架都是獨立設計,間隙可以根據草徑、地面平整度的差異進行調整,適用性較大。”
為什么要做這樣的機器?陳挑挑介紹,他老家在有梨都之稱的安徽碭山,家里承包了近30畝土地種植梨、桃等果樹。十多歲的他就跟著父親進果園干活,施肥、打農藥的重活干不了,就幫忙割草,“蹲在地上一蹲就是半天,干完活腰都直不起來。”他說,每年春天果園里的草生長迅速,如果再下場雨,隔一個星期就要除次草。
兒時的經歷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方面他心疼整天在果園勞動的父親,另一方面這也激發了他的好奇心,想要制造出一臺割草機來解決果園除草的難題。他說,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割草機,但是并沒有適用碭山當地地形的果園除草機。從初中開始,陳挑挑就產生了很多想法,只是不知道怎樣來實現。
學以致用,自主研發果園割草機
考上江蘇大學后,陳挑挑在學習之余開始專攻割草機設計,他完成的科研項目“實用型手扶式果園除草機研制”獲得了一項發明專利授權。從大二開始,他就不再問家里要生活費,他先后做過酒店服務員、話務員、家教等兼職,讀研究生后,又開始做學工助理,拿獎學金,回家時還經常給父母親買些禮物。
考上研究生后,陳挑挑真正把想法做成了一臺試驗樣機,不斷調整設計思路、修正方案,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獲得了導師和同學的一致肯定。得知兒子自掏腰包研制果園割草機樣機,陳挑挑的父親在電話里詫異又驚喜地反復問:“真的嗎?做好了嗎?”
由于一直做實驗、參加比賽,父親并沒有看到過割草機實物,只是通過照片和視頻了解了下,“父親一輩子和果園打交道,雖然沒有理論基礎,但是實踐經驗非常豐富,一看到實驗視頻就知道行不行、哪里有問題。”在研制的過程中,實驗數據不理想的時候,父親還和陳挑挑分析具體的原因,“兒子,你做的機器理念很好,很有創新性。”父親一直鼓勵著他。
2017年,陳挑挑帶著自主研發的果園割草機參加了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大賽、全國大學生農業裝備大賽,獲得了國家三等獎和一等獎的好成績。記者看到,陳挑挑的割草機遇到長得高、硬度較大的草割草效果很好,但是遇到軟軟地趴在地面上的草時,效果就不太明顯。陳挑挑也靦腆地說,“這只是一代樣機,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進一步改進。”
端午節的時候,陳挑挑將把這臺機器帶回老家碭山,在父親的果園里做割草實驗。他現在已經完成了“地龍號”二代割草機模型的設計工作,即將開展實物樣機制作,“新一代樣機將增加無線遙控手柄,更加智能化,割幅會增大,割草的效果也會更好,”在陳挑挑的心目中,他將會一代代更新果園割草機,直到把機器做得非常完美,對于未來,陳挑挑充滿信心。(胡冰心 吳奕)
責任編輯:吳麗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