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新聞】26年從醫路,他以“仁心”贏得患者心
“不久前有個老先生來醫院找我,說他欠我錢。我怎么也想不起來他是誰,后來他告訴我,他之前來醫院看病,身上錢不夠掛號,是我借了他5塊錢,所以一定要來還我。”岳廣說,有時患者來醫院看病錢帶得不夠,他都是能幫則幫,有時幫忙交掛號費,有時幫忙墊藥錢,盡量讓患者把病看成、吃上藥。
1992年工作至今,岳廣已經記不清接觸過多少患者,他時刻提醒自己:要與患者多溝通,要為患者多著想。

“患者康復,感覺一切辛苦都值了”
“我在很小的時候就立志從醫,大學填報志愿只填了醫學院。”1992年,岳廣畢業于徐州醫學院,來到鎮江市第三人民醫院工作,從年輕醫生一步步成為現在的內一科主任,其間他多次在南京、上海等地三甲醫院進修,并且連續十余年在單位舉行的各種醫學考核、競賽中名列前三名。用他的話說:醫生是一輩子都要不斷學習的職業。
在校時,岳廣學校的教材是《內科學》第三版。而現在,他的辦公室里放著《內科學》第四版至第八版,每一本上都有許多批注的痕跡。他說:“內科學差不多每五年會出一次新版,每一版我都一定要看,其他的文獻雜志也看,但那些都有可能會出錯,教材是相對權威的。最新的第九版我已經預定好了。”
醫生是一個忙碌的職業。在工作崗位上,岳廣經常忙得像個陀螺,遇上突發情況,他更是隨叫隨到。有天晚上,岳廣休息在家,突然接到醫院的緊急電話,有一幫中老年市民集體食物中毒了。岳廣匆匆忙忙就騎著電瓶車趕到醫院,等病人情況都穩定了才準備回家。結果走到門口,他發現電動車的電瓶被偷走了!沒辦法,這位為患者們忙碌一整晚的內科醫生只能在深夜推著電瓶車回家。
甲流感爆發那年,鎮江市第三人民醫院成立突發傳染病醫療救治組,岳廣擔任副組長,帶著兩個醫生去了隔離病房,與鎮江市的甲流感病人共同奮戰,一個月后才走出隔離區。他說:“防護服緊緊包在身上,密不透風,每次從病房出來都渾身濕透。跟家人也沒法見面,好在可以每天視頻。后來患者們漸漸康復,感覺一切辛苦都值了。”
“多點溝通,會給予醫生更多理解”
有一次休息在家,岳廣接到醫院電話,有個老太太點名要找他。老太太年紀大了,表達不清楚,醫院以為她要投訴,讓岳廣趕了回來。岳廣一看,這是他之前看過的一個患者。
這位老太太是來鎮江走親戚的,患有嚴重高血壓,聽說岳廣醫術好,之前特意來找他看病。那次她身上只有十元錢,岳廣為她配了便宜的藥。誰知道那藥效果很好,于是她在離開鎮江前又來找岳廣。岳廣說:“有的便宜藥對一些患者效果也不錯,我會根據患者情況,盡可能幫他們減輕負擔。”
岳廣對患者的關心體現在點點滴滴中。有一位糖尿病患者,腿部嚴重感染,需要截肢,高燒39℃,需要轉院到南京??紤]到病人在轉院途中會發生意外休克等情況,岳廣一路陪同,將他送到南京的醫院。也有病危的病人要轉來鎮江市第三人民醫院,岳廣就跟隨車輛一同去接。
因為醫療技術好、醫德高尚,每年醫院的患者滿意度調查中,岳廣總是名列前茅。他家中有一雙龍鳳胎兒女,是他幸福的源泉。由于他總是謝絕病人送的紅包、禮物,有些病人發自內心對他表示感謝,就會在他辦公室偷偷放下兒童的衣物、玩具,岳廣問完一圈都不知道這些小禮物是誰送的。
岳廣說:“現在的醫療環境不像以前,醫生只需要單純地鉆研醫學。但我想,只要我們不忘初心,與患者多一點溝通,患者也一定會給予醫生更多理解。”(王露 潘鋒)
責任編輯:吳麗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