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新聞】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醫者仁心”的豐富內涵
17日,江蘇省在南京隆重召開首個“中國醫師節”慶祝大會,向江蘇全省22萬名醫師提前致以節日的問候,并對優秀醫師代表鄒國錦、秦叔逵、羅金等進行了表彰,是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醫者仁心”的豐富內涵。
承擔重任也是一種幸福
在常州市兒童醫院急診科與重癥醫學科主任鄒國錦34年的臨床一線工作中,幾乎每天都伴隨著生與死的考驗。
10年前的5月28日,鄒國錦收治了一名危重癥手足口病患兒,經省市兩級專家組會診,確定該患兒為當時江蘇省最嚴重的一例手足口病病人。鄒國錦連續10天奮戰在病房,“累了,我就搬把椅子在病床邊坐一會兒;困了,趴在孩子病床邊打個盹兒,然后繼續調節呼吸機。”經過鄒國錦和同事的艱苦努力,一天、兩天、三天……孩子終于得救了!“小生命得救了,這個家庭的希望又重生了,我們也用行動兌現了‘江蘇手足口病零死亡’的承諾。”
鄒國錦還曾經救治過一個叫琪琪的重癥小女孩。搶救成功后,家長給孩子的名字中增加了一個“錦”字!女孩的爺爺說,因為鄒國錦是孩子的救命恩人,所以他們要用救命恩人的“錦”字為名,讓孩子永遠記住這些給了她第二次生命的人!
“高風險的搶救、連續超負荷的加班和體力透支,對我們來說是家常便飯。”鄒國錦說,我相信,很多醫生和我一樣,“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錚錚誓言早已根植于心,不覺苦累,因為,有能力承擔重任也是一種幸福!
像救火一樣去救治病人
秦叔逵,解放軍八一醫院副院長兼全軍腫瘤中心主任,出身于軍醫世家的他,從小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早早做出了人生的選擇:長大后當軍醫。1985年,秦叔逵毅然報考了第二軍醫大學,實現了兒時的夢想。
數十年來,秦叔逵全心全意為軍地患者服務。其間曾有過多次機會可以改行政、走仕途,他都放棄了,只想為官兵和群眾做點實實在在的事。
每次上專家門診,秦叔逵對每一個患者都耐心詢問情況,細致分析病情。“這些年,我只喝冷水不喝熱茶,因為沒有時間等茶涼下來,身后總有無形的聲音催促我:要像救火一樣去救治病人!”
在我國,消化道腫瘤十分常見,尤其是肝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超過全世界50%。20多年來,秦叔逵率領團隊,從傳統中藥到現代中藥提取物,從常規化療到分子靶向治療;從單一科室治療到多學科聯合會診,鍥而不舍地推進消化道腫瘤的治療和研究,取得了累累碩果,他個人被任命為國家衛計委肝癌專家組組長和癌痛專家組組長。
2016年,秦叔逵帶領腫瘤中心順利進入國家臨床醫學重點專科軍隊建設項目,參與完成的抗癌新藥埃克替尼研究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017年,他牽頭完成的“奧沙利鉑系統化療治療原發性肝癌”成果獲江蘇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在治療腫瘤的國際舞臺上,他也由聽眾變成了臺上演講的嘉賓。
“螢蟲之光”照亮社區患者
優秀醫生代表中,羅金是一名來自淮安市淮陰區營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家庭醫生。“作為家庭醫生,我們是百姓健康的第一道‘守門人’。”
2012年,淮陰區在江蘇全省率先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羅金主動請纓,當上了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第三團隊的團隊長。“可是沒想到,我的一腔熱情被當頭潑了一盆冷水:每天下班后,我們挨家挨戶上門宣傳,不少群眾卻用不信任的眼神看著我們。有時話還沒講完,對方就‘砰’的一聲關上了門。”
“明明是方便群眾的大好事,怎么大家就是不接受呢?”羅金暗下決心:一定要打開突破口!與她簽下第一單的是王阿姨——一名糖尿病患者。“這些年我幫她把血糖控制得很好,她成了我的頭號粉絲呢”。在王阿姨的熱心幫助下,越來越多的叔叔阿姨簽約家庭醫生,羅金一人在三年中簽了1000多戶!
羅金對所有的簽約對象承諾:“有問題,就給我打電話!”為了這個承諾,她24小時開機。簽約是開始,履約才是關鍵,所以,下社區成了她日常不可或缺的工作。除定期隨訪慢病患者外,還要對行動不便、癱瘓在床的患者進行入戶隨訪,免費為他們更換導尿管、胃管,為他們定期體檢。
羅金以實際行動贏得了淮陰區“十佳家庭醫生”的稱號,頒獎詞中說:“你穿行在大街小巷,用腳丈量著一方方土地……你以‘螢蟲之光’解除了社區患者的疾病和痛苦。你,就是他們身邊的健康守護者!”
交匯點記者 仲崇山
責任編輯:值班賬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