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前,泰州一位醫生遞給病人的兩張紅紙條紅遍了朋友圈
做過手術的人都知道
在手術室里
麻醉師跟患者的交流要多一些
但如果手術病人是聾啞人,怎么辦?
10 月 25 日,泰州四院麻醉師童江榮用紙筆和聾啞手術病人溝通,火爆醫療朋友圈,被稱為:紙筆 " 對話 " 的最美語言。
" 我在你背后消毒,有點涼,身體不能動。"
" 準備在你背后打一針。"
" 有點疼痛,堅持一下。"
" 身體不能動。"
這是 25 日下午,麻醉師童江榮和 47 歲聾啞手術病人周英(化名)的 " 對話 "。
當時周英因為右側大腿靜脈曲張要做手術,手術需要腰部麻醉,麻醉的時候患者要側身,配合麻醉師才行順利麻醉。但是問題來了,周英是聾啞人,不能進行正常的語言交流,怎么辦?
" 我看不懂她的手勢,她也聽不見我說的話,無法立即給我反饋。" 童江榮說,好在和家屬交流后了解到患者會識字,他便想到和同事用寫字的方式與患者進行溝通,并盡量用通俗的文字,讓患者能看明白。
在麻醉的過程中,童江榮一邊實施麻醉,一邊讓護士舉著他寫的小紙條給周英看," 患者之前因為怕疼并不愿意做手術,我也看出她比較緊張,不過當看到紙條后,我能感覺到她明顯松了一口氣。" 童江榮說,手術進行了 1 個多小時,非常成功,所有在場的醫生都感到很高興!
做完手術后,記者到病房看望了周英。周英的父母、丈夫和兒子都在身邊陪護。周英的媽媽說,周英和她丈夫兩人都是聾啞人,沒有工作,靠在街邊賣小吃為生,兒子正在上高中," 我們很感謝醫生,為我們特殊病人能想得這么周到,太感謝了!
不過童江榮卻說,他只是做了讓患者能平復心情順利麻醉的 " 舉手之勞 " ,并不是什么多了不起的事。
責任編輯:值班賬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