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曖新聞】支教老師牽線發起“書信陪伴” 將外面的世界告訴山區孩子們
從揚州到云南臨滄,近2700公里的距離,一群大學生和四年級孩子們以書信遞送溫暖,拉近心與心的距離。近日,記者從揚州大學信息工程學院了解到,該院近百名大學生在支教老師的牽線下,與臨滄鄉村小學的孩子聯合開展“書信陪伴計劃”活動,開啟云南山區孩子們的心靈之窗。
發起“書信陪伴計劃”
數百封信寄給云南鄉村孩子
今年剛從揚州大學畢業的王詩佳,在云南臨滄一所鄉村小學支教。她發現,班上40余名同學很多家境貧寒,有的孩子父母離異分居,有的父母常年外出打工,缺少親人的關愛陪伴,孩子們交流上存在障礙,不愿意主動吐露心聲。“孩子們熱愛學習,懂事體貼,但不樂意主動和大家溝通交流,他們渴望了解外面世界,但又對外面世界陌生,甚至有一絲絲畏懼。”
“希望每個孩子都有一個哥哥姐姐來關愛他們,用書信告訴他們外面的世界。”王詩佳聯系到母校的學弟學妹們,籌劃建立長期的“書信陪伴計劃”,讓書信成為孩子們了解外界的橋梁。
11月底,來自揚州大學的數百封信和明信片寄到了遙遠的云南鄉村。王詩佳班上的孩子們歡呼雀躍,小心翼翼地拆開信封,小手指抵在紙上一個字一個字地念,時不時露出燦爛的笑容。“大哥哥大姐姐們的來信,給孩子們帶來了盼頭,孩子們突然覺得自己有人陪伴,再也不怕孤單了。”
“剛開始拿起筆,也不知道寫什么好,談談自己的夢想、愛好、成長軌跡,希望第一封信可以化解我和孩子們的生疏關系,以后可以長期書信往來。”大學生郭柴琪說。
劉子荷來自云南,她在信中回憶了自己從小學到高中,到考入揚州大學的刻苦求學過程,勉勵這些孩子珍惜求學機會,樹立遠大的理想,一定能夠走出鄉村,實現自我價值。
孩子們回信吐露心聲
想和你們一樣考入大學
溫暖、質樸、真情構成了書信的情感主旋律。12月中旬,孩子們的第一批回信到了揚州,內容可謂是五花八門,“你可以教我學音標嗎?”“別的小朋友收到卡紙,我很難過沒有收到。”“沒想到你和我一樣語文不好。”
“我們不只是簡單的書信陪伴,我們也樂于傾聽他們的心事,還可以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上、生活上、心理上的很多問題,”大學生吳玉罡說。
“書信交流很好地消除了孩子們的心理隔閡,相比之前,孩子們更樂意表達了,他們把這些來信的大哥哥大姐姐們當作榜樣,也知道了外邊精彩的世界等著他們去創造。”王詩佳說,班上孔廣順小朋友的回信里這樣寫道:“我也想和大哥哥們一樣考入大學,以后有錢了,買好多好吃的給爸爸媽媽。”雖然童言質樸,卻能感受到孩子十足的上進心。
目前,“書信陪伴計劃”的第二期活動正在進行,大學生們還準備了剪紙、書法、繪畫等小作品,還有同學將手織的圍巾寄給孩子們,“我和孩子們熟悉后,一起聊的話題變多了,我可以教他們織圍巾、剪紙等,來豐富他們的課外生活。”魯佳艷說道。
通訊員朱路成
記者喬云
責任編輯:值班賬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