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新聞】江蘇鎮江醫師飛赴新疆救產婦 柔性援疆守住生命線

金兆辰在新疆參與救治現場,右一為金兆辰
“如果不是金教授全過程指導和幫助,如果不是他親自來到我們兵團四師醫院參與救治,真的很難想象這位蒙古族產婦能在一周后抱著女兒平安出院。鎮江醫院對援建單位的支持和幫助,讓全院上下都非常感動。”雖然遠隔萬里,但從電話傳出的每一個字里,都不難感受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四師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程琳的情緒,“不,應該說是很震動,也很自豪”。
讓程琳和兵團四師醫院如此感慨的,是發生在十多天前的一件事。
7月8日晚,鎮江市一院重癥醫學科主任金兆辰下班回到家,便開始忙起家務,也沒太在意放在一邊的手機傳出的微信提示音。晚餐過后,手機鈴聲響了。無線信號那頭,是正在兵團四師醫院對口援疆的句容市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負責人李德勇。
“金主任,我剛才發了幾條微信給您,麻煩您看一下。今天四師醫院收治的一名產婦在生產時突然喪失意識,生命體征非常差,能不能給我們一些意見。”李德勇急切地要求金兆辰趕緊看微信。
看了微信,金兆辰感到事情不妙。“從微信上發來的相關檢查結果,以及當地專家的描述看,這名產婦患者是在當天中午接受剖宮產手術時,突然大吼一聲‘心里難受’,隨后就出現了雙上肢抽搐、意識喪失、血氧飽和度及血壓急降、呼吸和心跳停止的情況。雖然經過幾個小時搶救,患者在呼吸機維系下生命體征有所恢復,但是仍然存在意識模糊不清、血壓需要藥物維持的情況。更重要的是,會診團隊對患者的致病原因眾說紛紜,一時難有比較一致的判斷。”在兵團四師醫院的金兆辰回憶說。
接到電話后的幾小時里,金兆辰更加詳細地詢問了白天的治療過程和用藥情況,同時提出了事后看最為關鍵的一個建議:做一次床邊心臟彩超。
彩超影像基本支持了金兆辰腦海中隱隱浮出的判斷——患者右心室偏大,肺動脈高壓,下腔靜脈變異度不足,“基本可以考慮患者在生產過程中出現了羊水栓塞的情況”。
提出自己對致病原因的判斷后,金兆辰又結合幾十年臨床經驗以及掌握的國內外專業知識,初步擬出了一套后續治療方案發給李德勇。此時,已經是7月9日凌晨1點。
9日一上班,一直在關心患者病情變化的金兆辰接到了來自兵團四師醫院的“不情之請”:能否親自前往醫院進行現場指導。
由于事發突然,自己在市一院的工作又比較繁重,金兆辰雖然很想去,但還是希望得到醫院領導的認可。讓他激動的是,鎮江市一院院長蔣鵬程、黨委書記時秋香、副院長石春和無一例外地給了他明確答復:去,立刻就去。“家里的事可以暫時由同事代勞,既然四師醫院需要,就得勞你吃些辛苦,到現場去,努力挽救下這條年輕的生命”。
9日晚,金兆辰在苦等晚點飛機數小時后,終于搭上了飛往新疆的飛機。經過中途轉機,10日凌晨2點多,他走出了伊寧機場。除了在飛機上的時間,他和兵團四師醫院的聯系始終沒有間斷。
“萬萬沒想到,四師醫院是兩位副院長親自開車到機場,一直在等我。這讓我更感責任重大。”金兆辰說,在兵團四師醫院領導準備送他去宿舍的路上,他提出先去醫院看一下患者。又經過床邊診查和對患者情況的詢問,心基本定下來的金兆辰,才在凌晨3點多拎著行李來到宿舍。
10日白天,兵團四師醫院圍繞這名產婦的病情,召開了全院討論分析會。對個別案例的重視程度,超出了金兆辰的想象。“醫院領導對我說,全院討論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個是產婦羊水栓塞是發病率低、致死率高的少見病,需要全院通過討論和學習,掌握更多救治方法,為今后可能發生的情況做好準備。另一方面,也是希望我在會上圍繞類似案例,從重癥醫學的角度進行一些講解。從這個細節,也足以看出四師醫院的同道們對生命的重視、對科學的尊重和對醫學的孜孜以求”。
在那次討論會上,參會的醫生圍繞致病原因的判斷,還提出了各自的見解。不過,經過金兆辰的一番解釋后,“羊水栓塞”的判斷得到了最終認同。隨后幾天患者病情的好轉,也更加證明了這一點。
實際上,從去年4月起,這已經不是金兆辰第一次前往兵團四師醫院,也不是第一次參與對危重病患的救治。但是,這次卻是最急切的一次。
去年4月起,金兆辰就成為兵團四師醫院“柔性援疆”的專家級人才。一年多時間里,金兆辰也去過兵團四師醫院7次,每一次去,都給程琳留下深刻印象:“柔性援疆其實是醫院的一次嘗試,考慮到許多專家分身乏術,才通過這種方式與他們建立溝通的橋梁。這座橋對我們而言,真的太重要了。”
程琳回憶說,醫院曾經接收過一例重癥甲流患者,發病時已經出現了嚴重的低血樣癥、呼吸衰竭、上消化道出血、休克等癥狀:“后來也是通過和金教授的交流聯系,才最終將患者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所以我們覺得,像鎮江市第一人民醫院和金教授對我們的這種支持,才能讓醫院在地方上的聲譽大大提高,才能通過不斷更新升級的醫療服務為患者提供及時必要的救治。你說,能不讓人感動嗎?鎮江對四師醫院援建支持的成效,我們是最能感同身受的。”
日前,27歲的患者斯琴已經平安出院。這位當地基層衛生機構的醫務人員每每在ICU病房里見到金兆辰、程琳,都會連聲道謝,她很清楚生產時的這次意外威脅有多大,也很清楚最終自己能回家享受身為人母的歡樂,背后有多少伊寧、鎮江兩地醫務工作者的付出和辛勞。(崔駿 李真 劉鵬 都軍)
責任編輯:吳麗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