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兩級法院努力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助力民營企業安心謀發展
金山網訊 民營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對于我國經濟加快轉入高質量發展軌道具有重要意義。為民營企業發展保駕護航,將優質高效的司法服務和保障融入到司法審判的每一個環節,著力打造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高水平司法,讓企業放下擔憂,放心大膽投入創新創業中,鎮江法院精準發力,舉措可圈。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繼出臺《鎮江法院發揮商事審判職能開展“暖企惠民”大走訪活動的十條意見》后,鎮江法院又先后制定了《關于充分發揮商事審判職能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產權司法保護工作協調機制和責任體系工作方案》、《關于為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見》,一條條暖企舉措,一個個惠企規范性文件,無不彰顯著全市法院保護產權和民營企業家權益的堅強決心,釋放了全市法院努力營造公平、透明、可預期營商環境的強烈信號。
審慎立案促鳳凰涅槃
“充分發揮破產重整制度功能,營造有利于破產挽救的司法環境。通過對破產企業的甄別處理,對資源稟賦較好的企業,盡量采用重整重組優化資源配置,實現企業再生。”鎮江中院黨組成員、副院長陳敏在商事審判研討會上提出明確要求。
準確把握破產申請法定受理條件,依法保障產能化解和推動要素資源盡快釋放,鎮江中院切實做到“不缺位”、“不越位”。
丹陽轄區重點企業中冶東方重工因欠付四川昭鋼價款1169161元及利息經法院判決給付,該案經法院強制執行未能執結,并被法院裁定終結本次執行程序。四川昭鋼遂申請中冶東方破產清算。丹陽法院在審查破產申請時認為不符合受理條件,不予受理破產申請。申請方不服上訴到鎮江中院,民二庭庭長朱衛芳認真查看卷宗了解中冶東方的詳細情況。
原來這是一家生產特種鋼的企業,擁有亞洲第一、世界第三的電爐,相關技術也符合國家節能減排和環保政策,當初為了立項也是經歷了百般周折。經調查,企業停產原因是受大環境影響,鋼鐵價格下降太快,本來是3300一噸,后來降到1700左右,生產越多虧的越多,遂停產歇業。
“看著挺心疼的,不忍心破也不能破……”承辦法官實地走訪后感慨道。公司負責人朱某某坦言,公司經營確實存在困難,但正在積極就大部分債務與各債權人進行協商,經營情況正在逐步好轉,公司也在積極引入合作方進行重組自救,有三家企業正在與該公司商談合作事宜。請求駁回四川昭鋼公司提出的破產申請。
隨后,承辦人一行還走訪了當地黨委和政府,官方回應亦不贊成當地龍頭企業的破產且職工安置、資產變現都是問題。
目前企業經營正在回暖,500名職工生計的維持以及較為環保的冶煉技術和不受去產能影響的廣闊前景……個個因素都證明了企業發展的底氣和求生欲。就這樣,合議庭再次決定不予受理破產申請,中冶東方重工奮發圖強,2018年該企業光稅收就繳納達8億多元。
一段喘息的時間,一次修整的機會,對資源稟賦較好的企業何其珍貴。鎮江法院在受理破產案件時,注重實地調研和放眼長遠,對有重生希望和發展前景的企業,從產業結構、資產質量、生產技術、經營能力、市場前景等多方面分析原因,保障優質企業破繭成蝶。
智慧審理盤活資產釋放產能
想方設法幫助民營企業破圈解鏈,綜合運用重整、和解等手段,促進企業轉型升級,幫助和支持民營企業恢復生機、重返市場。鎮江法院在審理破產案件時,注重發揮破產重整程序特殊功能,對于暫時經營困難但是適應市場需要具備發展潛能和經營價值的企業,充分利用重整功能,大膽創新,探索市場化融資,為債務人企業注入生機和活力。
素有“鎮江外灘第一樓”的美譽的江河匯房地產項目,由于一次性投資額度過大,拖欠大量到期債務無法償還,該項目因資金鏈中斷而被迫停工。為盡快清償到期債務、改善城市形象、維護經濟秩序和社會穩定,匯豐公司向鎮江中院申請破產重整。
2017年10月16日,鎮江中院召開第一次債權人會議,確定債權總額為24.8億元。在第一次債權人會議后,鎮江中院重點開展了招募投資人的工作。投資人出于對可能有風險的考慮導致股權轉讓模式受阻;收購價格低于16億元,普通債權清償率不足20%致收購資產模式功虧一簣。
滾石上山,爬坡過坎。鎮江中院及時轉變工作思路,積極探索通過引入融資方式實現續建重整。在確定續建方案后,鎮江中院發布江河匯項目招募公告,通過公開競爭方式選聘重整方案的融資方、代建方和銷售方。后,由市政府、市中院、債權人代表、外聘專家、管理人共同對9家投標人進行公開評議,經多輪磋商與艱苦談判,最終確定由上海東興投資控股發展有限公司提供融資近3億元,終于守得云開見月明。
歷經大半年的探索和磨合,第二次債權人會議終于得以召開,討論重整計劃草案,協調化解各方不同意見和分歧,最終裁定正式批準江河匯項目重整方案。該案是鎮江市首家以續建式重整盤活企業的案例,2019年7月13日,該項目開盤盛典如期啟幕。開盤儀式之后,房源銷控表成交套數不斷刷新,在七月的濱江上演了一場“速度與激情”,為鎮江濱江沿線再添一道亮麗風景指日可待。
謙抑執行促浴火重生
“請執行局下大力氣做好協調工作,加大矛盾化解力度……”鎮江中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章純鋼提出如上要求,時任鎮江市市長也作批示要求協調化解。該案系中韓兩國企業糾紛,2013年底,因揚中市榮德公司未支付切割鋼線貨款涉及4千余萬元,韓國涉案企業態度強硬,要求法院必須限期執行到位,還驚動了駐韓大使館。
此時,受國際大環境影響,光伏企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寒冬”,此前,榮德公司在當地是光伏領軍企業,為本地一千余名職工解決就業問題,經濟效益持續向好,對當地的發展做出了有力貢獻。
一邊是韓資企業的不依不饒,一邊是圍堵公司渴望繼續生產的企業職工。該案分到了張法官的手上,剛獨立承辦案件不久的他就接到了這么一個燙手山芋著實有點鎮不住腳了,翻著卷宗材料他陷入了沉思……
開弓沒有回頭箭,再難的骨頭也得啃。秉著這股倔強,承辦人匆忙中多了些許堅定。
理清思路后,他歸納了兩個方案。其一,查封設備,強制拍賣榮德公司財產,僅設備就估價10億,完全可以償還韓資債務,但是一旦啟用強制措施,這將給榮德公司帶來致命的打擊,這也將是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榮德公司的其他債權人勢必也會紛紛提起債權強制執行訴求,該公司的良好經營將猶如多骨諾牌般瞬間坍塌;其二,放水養魚,在不良的大環境下給榮德公司一個喘息的機會,建議雙方采用其他合作手段,盡量維持經營現狀。
雖然第一種方案簡單易行,可他毅然決定采用第二種方案。但第二種方案在強大的壓力下何其容易,一個月60余次的往返奔跑,溝通協商乃至談判,最終雙方握手言和。
如今的榮德公司在經歷了寒冬后厚積薄發,在江蘇明星企業評比中,榮德公司赫然上榜。
“萬法官,我對你很感激,在我最困難的時候沒有對我個人和家人采取措施。我現在好了。一季度,我公司做了兩個億生意。現在一切正常!”日前,鎮江經濟開發區人民法院執行局副局長萬保華收到案件被執行人馬某發來的信息。也就在馬某為被執行人的案中,其被要求給付上千萬的債務,但經萬法官實地考察后發現其經營的企業完全可以起死回生,在法院主動介入推動下,在地方政府的支持幫助下,該企業引入了戰略投資,隨后生產經營逐漸進入正軌,業績得到了大幅改善。
“惠企”服務不斷升級
“法院根據代表們提出的建議及時進行了反饋,還邀請代表走進法院參觀體驗,我們很滿意!”在丹徒法院舉辦的“法院開放日”活動中,作為人大代表的民營企業家們紛紛對該院支持服務民營企業發展的舉措給出好評。
近年來,鎮江法院深入開展“暖企大走訪”活動,由院領導帶隊深入民營企業,現場了解企業生產經營現狀,廣泛聽取對法院工作的意見建議并及時反饋,指導和幫助民營企業化解遇到的難題,受訪企業對法院帶來的暖心司法服務很滿意:“法院的專家為我們‘問診把脈’,有跟蹤、有回訪,很多由來已久的問題都‘藥到病除’,讓我們對依法治企底氣更足。”
一紙司法建議如一方良藥對癥恰好。鎮江中院民二庭在案件審理中發現企業存在的法律問題或經營管理漏洞時,及時提出相關司法建議助力企業健康發展。2019年4月,鎮江中院在審理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件中,發現部分金融機構在辦理貸款中存在一些不規范行為,遂向中國人民銀行南京分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江蘇監管局發出司法建議書,提出規范擔保文書簽訂行為,保護相關當事人的知情權、加強金融機構內部管理,扎口管理貸款業務、嚴格信用卡業務管理,杜絕以手續費等形式變相提前收取利息等三方面建議。兩部門收到司法建議后,高度重視并表示立即研究應對策略。
產權保護是鎮江法院為民營企業搭建的又一道有力保障。針對知識產權案件中公證證據保全存在的不足,鎮江中院與市公證處聯合召開研討會,對行為保全公證需要注意的事項提出建議,以更好地服務知識產權審判工作。每年聯合市工商局召開商標疑難案例研討會,促進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和行政保護標準統一,共同提高執法水平。就審判實踐中遇到的企業名稱注冊登記存在監管缺失、小微企業經營不規范等問題,向市場監督管理局、行業協會等提出司法建議,通過多部門的溝通協作,形成了知識產權保護合力,凈化企業市場環境。
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是一項全局性的系統工程,需要各方力量擰成“一股繩”,共同參與、積極推動、持續發力。針對民營企業在轉型升級和“走出去”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風險和法律問題,揚中法院深入開展前瞻性調研,積極爭取多方支持。同時,密切與黨委、政府、公安、檢察等司法機關的協調配合,探索建立聯席會議、定期通報情況等制度,增強工作合力,確保維護民營企業的各項司法舉措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丹陽作為中國“眼鏡之鄉”,形成了集設計、產銷等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不少眼鏡商戶曾因故意侵權、未能提供涉訴商品合理來源、未盡應有注意義務等而被法院判令承擔停止侵權、消除影響、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為此丹陽法院制發《致我市眼鏡銷售經營者的公開信》,提示相關商標及專利侵權風險,建議采取合理防范措施,維護企業及行業良好形象。近年來,丹陽眼鏡行業商標侵權糾紛逐年下降,商標申請數量逐年提高。
在營造良好營商環境的征途中,鎮江法院一直試圖多走一步,涉深一點,為了民營企業家們少走一點,走穩一點,努力以審判特有的方式呵護民營企業的春天。(孫彩萍 常文金)
責任編輯:董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