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新聞】“不是我心態好,是我對國家有信心”
從阻擊疫情防控的大決戰打響的第一天開始,生活在南京這座城市的每一個人,就都成為一個“戰士”,并且正在進行著一場必將勝利的戰役……
從春節堅守的快遞小哥、為民生保供的零售人,到守“小家”為“大家”的物業管理員,各行各業的從業者們都在守土有責、堅守崗位,為抗擊疫情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這種團結,還有什么病毒趕不走”
順豐快遞宏運大道站點的60多位快遞小哥,這個春節都沒有回家過年,而是在南京堅守崗位。一位王姓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春節期間,大部分快遞都是以口罩為主,知道這些都是抗疫防疫的重要物資,他們都是以最快的時間送到客戶的手中。口罩由公司統一配發,站點的日常消毒是領導、主管們每天在做,小哥們都是“輕裝上陣”!
“想家,肯定想了;因為周邊飯店都沒有開張,吃飯成了大問題,一連十多天了,頓頓都是方便面,就更想家了。但是現在我們不能給國家添亂,不亂跑就是最好的幫忙。”問及現在還有什么困難,他希望記者能幫忙在媒體上“呼吁”一下。因為現在很多小區都不讓外來人員隨意進入,無法投遞到戶,只能在門口電話通知客戶出來取件,有時候一等就是幾十分鐘,很耽誤時間。
采訪中,不停地有快遞小哥回來取件,有的還唱著小曲進門,當記者笑言他們心態真好的時候,一位小哥大聲地接過了記者的話:不是我心態好,是我們對國家有信心!這種力度,這種團結,還有什么病毒趕不走!
“零售人,保供菜籃子就是一線”
“作為零售人,本來就應該沖在保供老百姓菜籃子第一線。”下午1點多,剛剛扒拉兩口中飯,正準備幫臺面補貨的蘇果光華路購物廣場店長沈蘭芳這樣說。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春節期間,蘇果光華路購物廣場除了加倍做好訂貨、補貨、稱重等常規工作外,每天都會對購物車、購物籃、電梯扶手、加工間設備等進行多次消毒清潔。“最讓我感動的是,沒有一個員工因為畏懼疫情而退縮,反而投入了更多的精力。他們告訴我,當戴上口罩站到自己的崗位上,就不會去想自己今天會接觸多少人,而是考慮補貨一定要及時,消毒一定要仔細到位。”
在龍江菜場賣蔬菜的張大姐,是菜場最早一批恢復開工經營戶中的一位。今天中午11點多,記者在龍江菜場2樓找到了她的菜攤,上面擺著青菜、花菜、胡蘿卜等二三十種蔬菜,新鮮養眼。戴著口罩的張大姐說,這兩天菜場剛恢復營業,主要還是像她這樣家住附近的經營戶在賣,后面幾天賣肉賣魚的商家也會陸續回來。“我們都戴著口罩,這里每天全面消毒兩次,進來還要量體溫,衛生情況沒問題的。我們早點開張,老百姓就不用搶菜、囤菜了,老百姓安定下來了,國家才能有更多的精力去對付病毒。”
“我們要為大家守好這個小家”
南京愛榮亭物業有限公司派駐宏運國際村的物業管理負責人楊金龍,這個春節一天都沒休息,包括原本準備交替休息的全體物業服務人員也一個未休。除了在小區門口設置特殊門崗,給進入人員測量體溫、登記進出車輛、每日小區公共區域全面消殺之外;他還特地在夜班安排了兩個人,專門負責夜里進入人員的體溫測量和訪客登記。
小區業主口中的“老楊”頸椎、腰椎一直不好,走路總喜歡彎著腰。平常老是笑瞇瞇的他,最近一段時間“吵得最多的架”,就是拒絕不戴口罩、不肯登記的訪客入內。“我得為大家守好我們小區這個‘小家’”。
薛老板是宏運國際村內小超市的老板,這個春節他幾乎是“全天候在崗”。因為擔心到大超市人多的地方容易感染,小區內的業主在采購諸如飲料、快餐面、牛奶、餅干以及生活日用品時,就希望他能恢復營業,提供方便。一邊是家里還有1歲多的孫輩,一邊是小區居民的切實需求,薛老板最終選擇了“大家都是一個小區的,能幫就幫一下吧”。為了減少傳染的幾率,薛老板把自己的手機寫在了超市的門上,有需要的人可以隨時打他的電話,他再趕到店里,在做好防護的前提下,給小區居民提供了最大的方便。
責任編輯:值班賬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