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機遇構建城市發展新格局
——丹徒站(鎮江東站)交通樞紐意義解讀之二
金山網訊 丹徒站(鎮江東站)的樞紐意義除了體現在交通上,對鎮江發展還會起到其他什么支撐促進作用?市綜合交通運輸學會在《發揮鎮江東站樞紐作用 優化城市發展格局》課題中提出,“以東站建設為契機,整合市域空間格局,加速各類要素的集聚和布局,必將極大地促進區域一體化發展新格局的形成”。
參與課題研究的市綜合交通運輸學會副理事長、高級規劃師王根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東站樞紐將改變鎮江現有地域交通格局,使鎮江的區位優勢更加明顯。這一引擎將給“跑起來”的鎮江帶來一股強勁的經濟拉動力,同時更加密切鎮江與周邊區域的聯系,充分開展區域間的生產協作和經濟聯動。
王根生認為,東站樞紐的建設將使未來的鎮江發展面臨三大機遇。首先是高鐵樞紐能帶來人口集聚機遇。
2018年長三角已躋身世界級城市群行列。從長三角內部來看,離核心城市的交通時間越短,越容易受到核心城市的輻射,越優先承接產業轉移,對當地產業發展、人口流入、房地產市場的利好就愈發明顯。從國內外高鐵樞紐的發展來看,高鐵樞紐的建設及交通基礎設施的改善,可以提高區域聯系的可達性,縮短時間成本,增進區域間的要素流動,這必然會強化人口的流動趨勢。
為此王根生提出,東站樞紐的建設能為鎮江承接區域都市圈產業轉移和吸引山東、安徽、蘇北地區的流動人口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機,鎮江由此在新一輪發展中必須想方設法促進產業和人口的集聚。
第二個機遇是促進區域產業升級。高鐵的速度優勢大大縮短時空距離,拓寬人們的生活半徑和活動范圍、出行理念和置業選擇,改變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吸引壯大旅游、異地商貿、房地產、文化教育等現代服務業發展,并促成新業態和新商業模式的形成,推動實現客流增長和經濟發展之間的良性互動。
而東站樞紐的建成,對商務辦公、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餐飲住宿等生產性服務業的帶動,將引起經濟活動分布、企業選址、產業集群化發展的連鎖反應。近年來,高鐵樞紐迅速吸引高產業梯度的企業,沿著通道來擴展自己的產業鏈,使產業的分工合作在更大范圍內開展,大大促進了地區間要素的集聚和配置、產業的集聚和轉移,且促使產業轉移的主流形式由分散式逐漸轉變為集群式,加速形成網絡化的樞紐產業集群。
其三是高鐵樞紐能帶動區域空間優化整合。王根生分析,鎮江東站樞紐位于鎮江主城與丹陽的中間,丹徒新城的正東方向,是鎮江城市未來南拓發展的主導方向。從鎮江城市發展演進來看,東站樞紐地區與鎮江城市南拓發展戰略完全契合。近年來,隨著鎮江主城區老城、南徐、丁卯、丹徒分區的建設推進,上輪總體規劃中以南山為核心的“一心四片”空間結構,還有官塘—丁卯南片區有待發展。鎮江東站樞紐地區恰好位于官塘—丁卯與丹徒結合處,將是鎮江未來城市拓展的主要空間。
記者了解到,在上述課題研究中,研究者紛紛認為,以東站樞紐及周邊地區作為鎮江城市形象展示的窗口和新引擎,應當形成廣泛共識。在開發建設中應當高度重視城市自身競爭力的提升,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將東站城區作為未來城市發展的重心,以東站樞紐為契機提高城市綜合競爭力,實現東站高鐵樞紐和鎮江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共贏”。(焦雪 曾海蓉)
責任編輯:鄧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