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夢
文 / 蔣建國
這輩子的確和文字結下了不解之緣。大學學的專業是漢語言文學,畢業是文學學士,畢業后分配到學校當了六年半老師,教的是語文,還參與編寫了《中國應用文實用大全》,擔任副主編。進入建行29年,一半時間在網點和支行負責經營管理,也經常寫講話稿、發言稿,還常常幫助同事寫稿改稿。一半時間在辦公室工作,中間還做了幾年紀檢和黨建工作,但基本上都是做文字工作,時不時也在報刊雜志上發表一些文章。
2018年4月,再次回歸到市分行辦公室負責宣傳工作,回到適合自己的平臺,在寫好新聞報道的同時,不忘學中文的初心,筆耕不輟,經常寫一下散文隨筆在報紙副刊和網絡上發表。2018年加入了鎮江市散文學會,2019年被鎮江日報社聘為特約記者,今年3月,加入了中國金融作家協會,圓了作家夢,有了一個不受年齡限制、不受退休制約、終身有效的新的身份“作家”。今年5月,加入了中華新文學聯盟暨《青年文學家》雜志社,成為一名理事,成為中國作家網的在線會員。有幸認識了一批平凡而又偉大的媒體朋友和作家朋友,有的成了良師益友。
幾乎每天都有稿件錄用,多的時候一天會有幾篇稿件錄用,每天都生活在期待和興奮之中。寫稿就像生孩子,過程是痛苦的,但當文章大功告成,尤其是看到稿件在飄著墨香味的報紙上刊登后,就像孩子降臨一樣,就別提多高興了,那種幸福感、自豪感便油然而生,這或許就是自我找樂、自我陶醉,或許就是中文情結、文人情懷、筆墨情緣。
張愛玲說,悄然而逝的時光中到處可以發現一些珍貴的東西,使人高興,使人興奮。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愛好和收藏,我便愛好收藏報紙,其實收藏的是一份永恒的記憶和無窮的樂趣。凡是刊登稿件的報紙我會一份不落地及時收藏起來。
不僅喜歡收藏報紙,我還喜歡剪報,喜歡報紙的清香,喜歡剪刀走過報紙的嚓嚓聲。報紙一到,不管多忙,我都會抽空,利用中午或休息日時間,把刊有自己文章的報紙剪下來貼好,三年多時間已貼滿滿滿的兩大本。閑遐時、夜闌人靜時,便會時常拿出剪報來翻閱,仔細品味,自我欣賞一下,真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有好朋友來訪,還會拿出來秀一下,分享一下那份筆墨情緣。
文學創作是苦旅、孤旅,需要生活、知識、文化的積累,需要思考,需要耕耘。
其實,早已不是文學青年,早已過了追夢的年齡,只是一種情懷、一種精神追求。
還想再追幾個夢,努力向大報大刊大網大獎沖刺,出專集,寫長篇,有夢就有方向,有夢就有動力,有夢就不會老。
責任編輯:黃昕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