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市交通運輸局:讓幸福感在百姓家門口不斷升級

推動農路提檔升級,助力鄉村振興

推出免收過往船舶岸電供電服務費

全面加強安全管理,公路橋梁逐一排查
■ 鎮江日報記者 曾海蓉 本報通訊員 任一鳴
記者探訪:出行更便捷,心情更敞亮
這一個月以來,家住中南的吳玉屏,出門的次數明顯變多了,且時間跨度也大了,“家門口的公交線路多了,還有夜班車,出門太方便了。”退休后的時間比較充裕,吳玉屏就愛坐公交車出門。可此前焦山片區公交線路較少,出行不太方便,這讓吳玉屏和不少周邊居民感到不便。
最大化滿足市民的出行需求,公交線網布局的優化迫在眉睫。調研、現場勘查路線、研討、制定可行性方案、公示……經過多次的協調溝通,7月16日,市公交公司實現了對焦山片區公交線網的優化調整,“公示期間收集市民建議300余條。此次線網優化涉及公交車60余輛、站點600余個。”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潘亮介紹,10路的延伸,對焦山路兩側小區市民出行提供了便利,32路的延伸滿足了中南世紀城、中南御景城、合山府等小區市民夜間出行需求,16路線間隔時間縮短,18路線的延伸,方便了江濱路周邊的市民出行。
在完成焦山片區線網優化的同時,市公交公司還新辟了K10路。“K10路主要為早晚高峰開出的區間車,從焦山風景區沿著10路走向,到三茅宮公交站返回。”潘亮表示,K10路的開通極大地緩解了市區市民上下班高峰通勤難的問題。
記者注意到,原10路起點站黨校一直以來存在著公交車掉頭困難的問題,安全隱患較大。將10路與K10路的起點站延伸至焦山風景區后,不但能消除此安全隱患,還解決了焦山路相關小區市民出行問題,“原東吳賓館的場地改造也已完成,現在有專門的停車場,還能隨時充電,對駕駛員來說也是極大的方便。”10路公交車司機李長河表示。
與此同時,市公交公司進一步優化線路班別結構,更新語音報站系統、智能調度系統以及大數據客流系統相關數據,調整龍易行APP部分線路的首末班時間及站點數據信息,拆除、安裝公交站牌600余個,更換車內標識60余個。
權威發布
交通運輸具有較強公益性,涉及千家萬戶,事關百姓福祉。市交通運輸局黨委委員、副局長陳峰林在新聞發布會現場介紹,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鎮江市交通運輸局堅持把辦實事、解民憂作為檢驗學習教育成效的重要標準,深入開展“為民辦事在一線·化解民憂零距離”活動,圍繞交通出行、基礎設施、辦事服務等方面,聽民意、察實情,梳理安排群眾“急難愁盼”和服務對象“急需解決”共18項民生實事。目前18個實事項目中10個項目已辦結,8個項目正在推進,取得了一定實效。
聚焦群眾所盼,不斷完善公交出行網。6月30日,市公交公司正式開通起訖點為金山公園——鳳凰家園的公交71路線,線路途徑蠶桑路、蠶寶路等支路,讓原本需要步行約1公里才能坐上公交的市民能夠“家門口”坐上公交,該線路惠及覆蓋20個小區,其中包括鳳凰家園片區、美的城北側、御橋嘉園等4個原本無公交線路的小區,惠及群眾約3萬人,沿線企業15家。
聚焦鄉村振興,持續推進農路提檔升級。針對部分狹小農村公路及寬路窄橋不足以滿足群眾出行需要和當地鄉村旅游、農村電商等新興產業發展,以“四好農村路”建設為抓手,推動農路提檔升級,助力鄉村振興。今年,重點推動丹陽、句容農村公路提檔升級8條、農橋改造3座,計劃投入資金約6700萬元。
聚焦行業治理,著力優化舉措為民減負。積極推進“網上辦、掌上辦”,自6月15日起,正式上線運行鎮江市道路運輸電子證照系統,實現全市經營性道路客貨運輸、道路危險貨物運輸、巡游出租汽車和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等8大重點領域25類證照申領、查詢“一網通辦”,大大提升了辦事效率,預計每年將為服務對象節約辦事成本近百萬元。
問答互動
問:俗話說:要致富,先修路。交通部門是如何以“四好農村路”建設為抓手,推動農路提檔升級,助力鄉村振興的?
答:近年來,特別是“十三五”期間,我們以“四好農村路”建設為契機,先后投資約9億元,全力推進全市農村公路提檔升級工作,實施“農路富農+定制式幫扶”工程,完成道路建設約770公里、農橋改造120座,修建扶貧路32條,惠及21個鄉鎮。與此同時,進一步完善鎮村公交客運場站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在大力推廣“片區公交”“大循環公交”城鄉客運服務新模式。目前,鎮江全市55個鄉鎮(含街道辦),508個行政村實現公交全覆蓋。繼續保持鎮村公交開通率100%、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發展水平保持5A級,實現了村村通公路、公交全覆蓋,為鄉村居民出行、特色農產品運輸、鄉村特色旅游等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此基礎上,我們還大力推進省級“四好農村路”示范縣創建及“一縣一品牌、一區一特色”品牌建設。丹陽市獲評全國首批“四好農村路”示范縣,句容市、揚中市獲評省級示范縣,丹徒區創成省級達標縣。其中,丹陽市“鏡彩農路·丹鳳朝陽”、句容市“句容福道”、揚中市“太平路·揚中行”、丹徒區“丹心通途”全部創成省級特色“品牌”,提升了鎮江農路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為全力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奠定堅實基礎。
感悟點評
人民交通為人民。焦山片區線路的優化是市交通局為民辦實事的縮影。著力營造優質高效服務環境,讓交通更有溫度,讓服務更有力度,讓群眾更有滿意度,努力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幸福感,我們相信,市交通運輸局將一直秉持“人民交通為人民”的理念,設身處地了解群眾的難處和訴求,緊扣民情民意調整工作重心,把服務做到群眾的家門口、心坎上,以更實舉措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曾海蓉)
(圖片由市交通運輸局提供)
責任編輯:殷蘭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