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國道寧鎮段快速化改造開標
“水”“路”“住區”建設階段性進展發布
金山網訊 年度時序已過三分之二。9月1日,市住建部門發布今年度市區城建項目階段性進展。
今年市區共實施城建項目87個,計劃完成投資86.7億元,截至8月底已開(復)工項目57個,累計完成投資48億元,京江路道路修復、五峰山過江通道南北公路接線、諫壁抽水站長江側引河綜合整治、丹徒區省級特色田園鄉村建設等14個項目已完成。
完善路網和水網
優化城市路網體系方面,社會各界較為關注的312國道寧鎮段快速化改造主體工程施工項目已經公開招標,正在全力推進監理招標、征地拆遷等開工前準備工作。該項目東起戴家門,向西經鎮江高新區,丹徒高資,句容下蜀、寶華,止于寧鎮交界處,接312國道南京段,全長約36公里,主路按照雙向六車道一級公路標準建設,設計速度每小時100公里,輔路參照城市道路標準建設。項目主體工程劃分為8個標段,其中,路基橋涵標5個、路面標2個、橋梁上部結構預制標1個。該路建設已超越補強城市路網現實層面的考量,更為關鍵的是對加速推動G312產業創新走廊建設有著極其重要的戰略價值。當前,鎮江正加快構建“一體、兩翼、三帶、多片區”城市發展格局,G312產業創新走廊建成后,可成為全市產業創新承載地和創新驅動主引擎。
主城區道路著力打通優化新馬路、京江路、象山路西段等斷頭路、瓶頸路,完善綠竹巷、朱崗路、回龍路等配套地塊路網體系,暢通城市交通微循環。346國道鎮江城區段城市化改造工程已完成項目建議書和規劃方案、工可報告報送。京江路道路修復、象山路西段、茶硯山路中段、朱崗路、回龍路等項目已完成或正在進行掃尾,新馬路項目正在進行可研與初設審批。
2021年我市水環境整治工作的年度目標是:以城市建成區30%以上面積建成“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達標區”,實施鎮江市建成區污水管網全覆蓋和污水全收集、全處理及海綿建設完善、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精準攻堅“333”行動等。截至目前,“三全”項目新建管網已完成2.6公里,管道“四位一體”檢測已完成第一批460公里檢測工作,完成37個達標區的缺陷修復和整改圖設計工作,第二批污水管道檢測已完成200公里。丹徒區四明河(丹徒段)已完成2個污水排口整改工作,丹桂、姚莊片區“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達標示范區”正在擬定實施方案,污水斷頭管網已完成前期的排查工作。
創建省級宜居住區
近年來,省市住建部門多次提出“住區”概念。住區,是對“城市區域內人們的居住空間”進行整體布局結構、公共服務設施、道路交通、各種綠地和游憩場地、市政公用設施等的提升。我市正進一步健全配套功能,實現完整住區、完善街區,建成5個美麗宜居街區,構建“15分鐘社區服務圈”,提升市民宜居感受度。目前鎮江新區緯五路特色街區一期施工單位已進場,正在進行綠化開挖、鋪裝拆除施工;丹徒區寶龍片區美麗宜居街區項目設計方案已基本完成;京口區美麗宜居街區項目正在進行方案優化設計及施工前期準備工作。
與住區相配套的“城市更新”工程,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從“有得住”向“住得好”轉變,奮力實現宜居宜業的更遠大目標。今年京口、潤州共計劃改造12個老舊小區、面積36.72萬平方米。其中京口區目前地面違建拆除基本完成,正在進行建筑立面整治,同時結合面條特色一條街等建設,推進火壇樓巷“省級宜居示范居住區”創建工作。潤州區目前地面違建拆除基本完成,正在進行外立面出新工作,同時結合醫養、健身休憩廣場等設施改造,推進桃園二期老舊小區“省級宜居示范居住區”創建工作。 (翟進)
責任編輯:方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