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億噸!諫壁船閘再創船舶通過量新高
金山網訊 今天(1月2日),從鎮江港航部門了解到,“十四五”開局之年,鎮江港航深入開展“為船民辦實事 提升船閘通航效能”實踐活動,船舶通過量再創歷史新高。截至12月31日,諫壁船閘全年船舶通過量超2億噸,同比增長3.3%,貨物通過量 1.17億噸,共開放23056閘次,放行單船18.1萬艘,船隊2885拖。
諫壁船閘是全省船舶待閘時間最短、運轉效率最高、安全系數最大的船閘之一。今年因常態化疫情防控、一線閘應急搶修停航、長江汛期、枯水期水情復雜等諸多影響,船舶通過量受到一定影響,港航部門創新舉措,采取一系列提升通航效能、確保安全暢通的“組合拳”。通過不斷優化管理模式,制定了更科學有效的工作法,加大了現場宣傳巡查力度,結合“集中調度”“船舶一體化監控系統”“船舶AIS定位”等方式有效地提高了通航效能,將放閘效率提升達28%,即由原來每天70個閘次提升到90個閘次。同時利用長江潮汐適時開放通閘,船舶在開啟通閘過程中,從“錨地啟航→進入諫壁口門→通閘過閘”實現由長江錨地“一次起錨一次過閘”的不停船過閘,有效提升通閘效率達15%。進一步提升聯動運轉機制,依托新版便捷過閘系統(水上ETC),做到了船舶過閘“調”與“放”的有機結合。憑借黨建聯盟平臺與水上執法大隊共同推出了“電子遠程排序報港系統+船閘運調預案”,聯手長江大沙海事處實地察看六圩河口、定易洲錨地及長江諫壁江口航道,計算出錨地至諫壁的實地距離和行船時間,優化了調船入口與調度過閘的預案,做到無縫對接。
據了解,船閘持續開啟惠民“綠色通道”,對重點急運物資、鮮活貨品、糧食和化肥運輸船、載運危險貨物船、集裝箱船、清潔能源船等11類船舶給予優先過閘,并在全省船閘中首推《諫壁船閘關于危化品船舶安全運行保障方案》,加大船舶過閘信用管理力度,確保“綠色通道”安全高效暢通;截至12月31日,優惠減免過閘費1990萬元,其中優先放行集裝箱運輸船舶361艘次、14095標箱、免征集裝箱運輸船舶過閘費30.3萬元。(顧曉冰 鎖詩潔 沈湘偉)
責任編輯:鄧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