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不褪色 鎮江公交人堅守戰“疫”一線
金山網訊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當前,正值國內新一輪疫情防控關鍵期,有這么一群人,他們召之能戰,戰之能勝,他們不曾忘記自己作為一名軍人的責任,面對疫情,他們挺身而出,做好鎮江的“守門人”,他們是鎮江公交“退役軍人先鋒隊”。

據了解,從4月3日開始,鎮江公交退役軍人先鋒隊共派出6名志愿者來到滬蓉高速鎮江交通查驗點,分成兩個小組,采用對班倒的形式,包攬了整個大夜班的任務。對來鎮返鎮人員和車輛進行逐個檢查、登記,確保不漏一車,不落一人。
馬劍,是此次鎮江公交退役軍人先鋒隊支援滬蓉高速鎮江交通查驗點防疫工作隊伍中的一員,2001年從部隊退役后,他便進入鎮江公交成為一名車輛修理工,在日常的工作中,馬劍深知自己肩負的責任,“車況好,駕駛員開得安心,乘客坐得放心!修理工作一點都馬虎不得,這牛角尖得鉆!”這是他常常掛在嘴邊的話。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馬劍多次向組織申請上一線支援,從4月3日開始,馬劍所在的鎮江公交退役軍人先鋒隊主動承擔起了在滬蓉高速鎮江出口檢查來往車輛的大夜班任務,他們的工作時間是晚上24時至次日清晨8時,馬劍笑著說,平時送孩子上學的任務也交給了妻子。工作期間,他需要逐個檢查每位入鎮返鎮人員的相關材料,如遇到有關人員材料不齊的情況,他總是不厭其煩的告知其具體申請方式。在這8小時中,馬劍為了避免浪費防護服,就盡量少喝水,甚至不喝水。工作結束后,喉嚨已經沙啞。談及為何主動承擔一天中最辛苦的時段的防疫任務,馬劍說,自己當過兵,站過崗,有經驗!
豐蕾,1999年從部隊退役后,回到自己入伍前的工作單位鎮江公交從事駕駛工作,這一干,就是十年。直到2009年,根據公司的安排,豐蕾從一名駕駛員轉變為一名駕校教練員,在許多同事看來,十年豐富的駕駛經驗能讓豐蕾輕松勝任新崗位,可是豐蕾卻不這么認為。他說,能把車開好并不代表能教好,教學員把車開好是不夠的,還得把好思想關、道德關,這一干,又是十多年。在此期間,豐蕾向一線輸送了近百名公交駕駛人才,優異的工作表現也使他獲得了省級“AAA”級信用教練員、市級“五一”勞動獎,公司“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同樣地,在得知滬蓉高速鎮江交通查驗點需要支援力量后,豐蕾第一時間主動向組織申請,要求上鎮江防疫的第一線,承擔防疫任務。豐蕾的父母年事已高,母親患有腎衰竭,但他還是毅然決然的參加了此次防疫工作。他堅定地說:“我不僅僅是一名退役軍人,更是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疫情防控沒有我怎么行!”穿上防護服,便需要堅守8小時。豐蕾說:“我們不能休息,一刻不能停,很多車輛已經排了很久的隊,他們從外地趕來,比我們更難熬,更著急。”
徐笠,鎮江公交安全保衛部的一名辦事員。他常常把自己稱為“三不”公交人,這三“不”指的是退役不褪色、退役不退志、離軍不離黨。從“軍裝綠”到“公交藍”,除了在工作上對自己嚴格要求外,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徐笠更是多次參與防疫工作,在火車站、鎮揚汽渡、高速出入口,總是能見到徐笠忙碌的身影,他說,哪里有需要,我就要去哪里,雖然自己已經退役多年,但軍人本色依舊,軍魂依舊。“請出示您的行程碼、健康碼、核酸陰性證明……謝謝配合!”這樣的話,每輛車經過,徐笠都需要說一遍。春寒料峭,與深夜初春的寒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面罩下徐笠臉上的汗水,徐笠說:“自己作為一名退役軍人,一名鎮江公交人,再苦再累都要堅持,組織需要我的時候,我義不容辭。”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鎮江公交退役軍人先鋒隊用初心話使命,講擔當,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退役軍人的職責與擔當,充分彰顯了退役軍人關鍵時刻“靠得住”、“頂得上”、“打得贏”的英雄本色!(萬嘉輝、李薇)
責任編輯:張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