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河電子巡航“畫面感十足”
新監管模式引導精準執法
金山網訊 為提升智慧執法能力,確保全市內河水上交通安全、有序、暢通,鎮江交通運輸執法部門創新應用,經過3個月研發測試,于7月底在市交通運輸智慧監測指揮調度平臺正式應用AR(增強現實)技術,服務于全市內河水上電子巡航執法。
據交通執法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項新技術結合“一體化+智慧執法+信用監管”江蘇交通綜合執法新模式要求,綜合利用AR增強現實技術、VITS/AIS匹配策略、人工智能(船舶識別)等技術,將后臺船舶大數據的畫像結果“描繪”在前端監控畫面中,并根據涉嫌違法的風險高低,用不同的顏色區別顯示、自動抓拍。執法人員通過監控畫面可以更為直觀地“看清”每條船舶,做到“船舶過境留圖、信息一一對應”,實現“畫面感十足”的精準執法。
長期以來,視頻監控主要依賴人眼目測、人工巡查,智能化程度略顯不足。受限于室外航道條件及天氣環境,在某些情況下,傳統的監控無法“看清”過往船舶,這無疑增大了監管難度。
新技術實現了“增強現實+電子巡航”的監管模式,大大節省了人力和執法時間。指揮中心執行電子巡航執法工作任務時,后臺通過實時監測,在船舶駛入轄區的第一時間自動判斷,確認船舶存在違法違章行為后,通過電子工單派發至水域附近的海巡艇進行現場執法,對相關船舶進行引導、勸阻和處罰,現場執法能夠“精準打擊”。在減輕執法人員負擔的同時,提高了執法辦案效率與執法管理效能。
記者了解到,下一步,交通執法部門將繼續豐富船舶顯性違法行為的智能研判分析模型,通過與綜合執法平臺的無縫對接,實現航道遠程監測、船舶自動核驗、事故趨勢智慧研判的應用。同時,配合5G技術,開展AR智能交互眼鏡等智能執法裝備在日常巡航執法過程中的應用研究,進一步提升水上交通安全的治理水平和監管效率,為“一體化+智慧執法+信用監管”的江蘇交通綜合執法新模式建設提供有效支撐。(毛鳴寒 王旻詩 王露)
責任編輯:龔逍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