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賽珍珠論集:賽珍珠與中國小說》英文版在鎮江首發
本報記者 笪偉 本報通訊員 裴偉
今年是賽珍珠(1892-1973)誕辰130周年,12月10日,由鎮江市賽珍珠研究會組織編輯翻譯,江蘇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賽珍珠論集:賽珍珠與中國小說》英文版在鎮江賽珍珠文化公園首發。
助推中國賽珍珠研究成果走向世界
1938年11月11日,賽珍珠榮獲1938年諾貝爾文學獎。當時正值中國抗日戰爭戰略相持階段,在瑞典學院授獎儀式上,作為第一位獲獎的美國女作家,賽珍珠用英文發表了獲獎演說《中國小說》,這是中國以外的作家第一次在一個重要的國際平臺上對中國小說作出高度評價。這位從小生長在中國鎮江等地并畢生以中國小說為師、為伴、為鑒的西洋女作家,用文學話語的力量讓世界人民進一步矚目中國,特別是中國人民和中國文化。
《論集》(2022)主編、鎮江市賽珍珠研究會名譽會長、南京師范大學教授姚君偉介紹,賽珍珠是一位著名的跨文化作家,她主要因其中國題材的小說而被銘記,中國學者展開的“賽珍珠與中國小說”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賽珍珠在其研究中對中國小說進行歷史性觀察,將中國小說置于其自身的歷史文化土壤中,對中英小說進行比較研究,在扮演“跨文化人橋”的過程中體現出她倡導的接受異質文化的“他者”智慧。她在演講中向世界介紹中國小說,闡釋中國文學和文化。《論集》編譯成書,旨在助推中國賽珍珠研究特別是“賽珍珠與中國小說”課題的研究成果“走出去”。《中國賽珍珠論集:賽珍珠與中國小說》英文版收錄中國學者的論文21篇,分“賽珍珠的中國小說研究”“賽珍珠翻譯的《水滸傳》”“賽珍珠與中國小說家”3部分。 這些中國學者的論文展現了他們對賽珍珠小說的最新評價,以及賽珍珠通過對中國小說的研讀所傳達的她對中國文化的理解。姚君偉說,正如書名所示,本書是對賽珍珠作為一個研究小說特別是中國小說的學者的一次學術思考。賽珍珠在研究中采用了比較的視角,對中國小說和西方小說進行了廣泛的閱讀和探討,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她是一個比較小說學者。這本書還將賽珍珠的小說與20世紀中國重要小說進行比較,顯示出賽珍珠作為一位“碰巧”用英語寫作、具有“中國風”的小說家的地位是如何產生爭議的。
促進異質文化和諧共存
《中國賽珍珠論集:賽珍珠與中國小說》英文版是賽珍珠研究會組織翻譯的第二卷《論集》,被列為江蘇省“十四五”出版物重點規劃項目中國賽珍珠研究外譯工程叢書一種。參加《論集》編審并任副主編的英國學者羅布·哈代博士認為:當國際賽珍珠學者們攜手開展相關研究,更頻繁地進行學術交流的時候,我們將對賽珍珠及其虛構和非虛構作品包括她的中國小說論著有更深入的了解,我們也會對它們有一個更客觀、更全面的評價,從而更好地理解她的跨文化理想——異質文化更加和諧共存。
鎮江市賽珍珠研究會會長盧章平說,中國作為賽珍珠小說描寫對象的發生地,有海量的、優秀的賽珍珠研究成果。相對于大量優秀學術成果的涌現而言,國內賽研成果的國際傳播顯得較為蒼白,其主要原因是這些中文學術成果不為國際同行所知曉,學術成果的影響力較小。出版《中國賽珍珠論集》英文版就是強化中國賽珍珠研究成果的國際傳播,加強學術交流,擴大中國學者賽珍珠研究的國際傳播力和影響力,也為當代作家們“用情用力講好中國故事,向世界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提供一些理性參照。
海內外專家學者齊聲祝賀
首發式后,旅美學者匡霖作“追逐流逝的光芒”線上學術講座。畢業于中國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匡霖,現居美國弗吉尼亞州,主攻中國古代繪畫研究。他偶然發現一封信,深深地被賽珍珠對中國人民熾熱深厚真誠的感情強烈吸引, 隨即便開始了窮根溯源 ——追逐那一道道逝去的光芒,形成一部《追逐流逝的光芒》(英文版)。這本書系統反映了賽珍珠1934年回美國后的40年歲月歷程,為今天深入研究賽珍珠提供了豐富的史料。與會的線上線下的學者和賽珍珠的讀者期待這本書的中文版早日問世。
復旦大學教授段懷清祝賀會議順利召開,他說,英文版《中國賽珍珠論集:賽珍珠與中國小說》的翻譯完成和出版發行,將進一步推進國內的賽珍珠研究,進一步加強中國當代賽珍珠研究學術成果的對外介紹傳播,進一步加強國內外賽珍珠研究學者之間的對話交流。從最初提出在賽珍珠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日子舉辦相關紀念暨學術活動,到今天第二種英譯賽珍珠研究論文集的出版首發,鎮江賽珍珠研究會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和積極參與下,各方面均取得了顯著成績。
華東師范大學國際漢語文化學院教授朱希祥介紹,華東師大國際漢語文化學院已成立了比較文學系,他將鼓勵、呼吁比較文學系科的師生積極參與賽珍珠的研究。
清華大學中國形象研究中心研究員、鎮江籍學者、詩人眭謙更是賦詩一首:
奉題英文版《中國賽珍珠論集:
賽珍珠與中國小說》出版
情深大地敘鄉關,
說部煌煌誦宇寰。
揚子江投梓鞮譯,
海門煙邈水潺湲。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責任編輯:阿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