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繞床弄青梅”說起
文/王育春 王潤妍
李白《長干行》中有“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詩句,詩中男女主人公長大后相戀又結為夫婦,后世遂以“青梅竹馬”指男女從小親密無間而后逐漸發展而來的愛情。青梅被注入了愛情的內涵,象征美好的愛情,常被運用在涉及愛情的作品里。
一、懷春
李清照《點絳唇》:“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客入來,襪刬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前面用一系列動作刻畫一位充滿少女情懷的女子,她享受著年輕給她的所有恩賜,美麗、天真、嬉鬧、慵懶、羞澀,她對身邊的事物都充滿著好奇,當她突然發現在好奇之心的驅使下,僅回首一眼,心底已春意盎然。手把青梅嗅,她就如同青梅一樣的澀,一個青梅在這里,不僅是這個女子心意的表露,也是對美好愛情的追求。
二、相見
白居易《井底引銀瓶》:“妾弄青梅憑短墻,君騎白馬傍垂楊。墻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講述女主人公在墻頭摘青梅之時看見垂楊下一個騎著白馬的男子正在經過,男子英俊瀟灑,氣宇軒昂,正是她心中的白馬王子,而這個男青年,也正好看見墻頭的女子美麗動人清新脫俗,彼此一見鐘情。這里,青梅就是兩人的媒介,也代表了兩人的愛情。“弄青梅”非常傳神地寫出了那個少女當時略帶嬌羞的行為和心態。
三、敘懷
晏殊《訴衷情·青梅煮酒斗時新》:“青梅煮酒斗時新。天氣欲殘春。東城南陌花下,逢著意中人。回繡袂,展香茵。敘情親。此情拚作,千尺游絲,惹住朝云。”在江南暮春,翠綠的青梅墜在枝頭葉間。詞人閑游,偶遇了曾經的意中人。兩人相聚,異常驚喜。于是,他們兩個在青梅樹下,席地而坐,暢敘情懷。春風蕩漾,芳草鮮美,他們從日出聊到日暮,仿佛要在這一天時光里,把這么多年未見而耽擱的話語統統說完。
四、分別
賀鑄《芳草渡》:“羞淚下,捻青梅。低聲問道幾時回。”詞中,兩個戀人即將分別,女子手捻青梅羞答答地追問男子歸期。相見時難別亦難,分別總是令人感傷,既然無法阻止,但愿能早日再相見。“羞淚下,捻青梅”,一個“羞”字寫出了因分離的痛苦而流淚卻怕人看到;一個“捻”字,又巧妙地進行了掩飾。只是因為羞于讓別人看到,這才低下頭去玩弄手中的青梅,借以掩飾。這兩句的刻畫極其細致準確而又精彩,詞人抓住了“羞淚下,捻青梅”這一細節,巧妙展示了女主人公送別時的心境。
五、思念
辛棄疾《滿江紅·餞鄭衡州厚卿席上再賦》:“還記得青梅如豆,共伊同摘。少日對花渾醉夢,而今醒眼看風月。恨牡丹笑我倚東風,頭如雪。”四月末,是謝了荼蘼春事休的季節。詞人愛花,對那枝頭殘留的一點點花色,是十分憐惜的,自己不會摘,他還會勸你手下留情——莫折花,你要折,就去折那果實滿枝丫的青梅吧。梅子的清香可比那花更清新呢。留我一枝花,我還你一個春天的年華。因為那一朵花中,藏著的是我與她當年舉杯歡慶的歲月。每每看到花時,那樣的日子都如同昨日。
六、相守
趙彥端《菩薩蠻·繡羅裙上雙鴛帶》:“繡羅裙上雙鴛帶,年年長系春心在。梅子別時青,如今渾已成。美人書幅幅,中有連環玉。不是只催歸,要情無斷時。”詞人將少年夫妻那種不肯分別相思煎熬小心思寫得特別可愛。女子解下鴛鴦帶,寫了信,還包上了連環的佩玉去寄給丈夫。最俏皮是后兩句,我不僅想讓你回來,我還不許你想別人,只允許想我,要讓你我的感情和鴛鴦帶連環玉一樣牢不可破,連綿不絕。
密樹窺青果,方塘數綠荷。一眾青果之中,青梅獨得詩人們的偏愛,似乎是彌補了花葉不相見的遺憾,青色的梅子掛滿枝頭,隱匿在青翠的綠葉之間,累累垂垂,讓人心生無限的喜歡。
責任編輯:阿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