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鎮江水電工人舉行的一次罷工斗爭

鎮江水電工人在罷工斗爭中得到了鍛煉。新中國成立前夕,他們在中共鎮江地下組織的領導下,又開展了英勇的護廠斗爭

電廠的機組
□ 孟憲威
抗戰勝利后,國民黨政府機關及其軍隊回駐鎮江。由于其反動統治的本質,很快便暴露了欺壓人民的真實面目,鎮江人民的生活再度陷入黑暗之中。他們盛氣凌人,橫行霸道,不遵守公共規則,不僅用水用電不交費,甚至公然毆打開展正常營收工作的水電工人。1947年6月30日,鎮江水電工人不堪凌辱,奮起反抗,以停水、停電和罷工游行請愿表示抗議,迫使國民黨軍政當局接受工人的正當要求,顯示出鎮江工人階級的革命精神與斗爭力量。
國民黨當局的惡劣行徑
國民黨政府機關和軍隊駐扎鎮江后,人民的生活秩序非但未得到正常改善,反而更加紊亂。一些反動官兵,以“抗日功臣”自居,口口聲聲“天下都是老子們打下來的”,到處蠻橫無理地滋事生非、欺壓百姓。不僅如此,歷來為市民自覺遵守的公共規則,也被他們肆意破壞。國民黨政府機關的用水用電公開不交費,而且認為是理所當然。只能在發生火災時使用的消防龍頭,國民黨政府機關和軍隊則隨意開閉供個人生活使用,一些軍官太太們在消防龍頭旁邊挖個坑,然后打開消防龍頭放水,在水坑里淘米洗菜。對他們的行為,誰要是阻止或是說句公道話,就會遭到無理打罵。
當時斜橋街住著一位國民黨軍官及其太太,家里用自來水從來不給一分錢,供水工人每次上門催交,不但收不到費,還要被他家太太大罵一頓。后來,他家水表停走了,供水工人按規定上門拆換,這位太太卻說道:“表壞就壞了,橫豎又不給錢,修不修還不是一樣?”其身為國民黨軍官的丈夫也出來呵斥:“不怕死的就來拆!……”
“停水風波”中水電工人慘遭毆打
國民黨軍十九旅留守處駐鎮江柴炭巷17號,長期不交水電費,且態度惡劣,影響很壞。1947年6月30日,水電工人在多次催交無果的情況下,決定按章程對該處水電停止供給。
當天,供電線路工人首先切斷進戶火線,拆回電表。接著,供水工人倪正清、王金榮、任世明3人前去拆回水表。正準備拆卸時,留守處出來一個勤務兵,歪著脖子氣勢洶洶地問道:“你們是干什么的?”聽說工人們要拆回水表,眉毛一皺說:“那好!你們先稍等一下。”說完返身回了留守處。不一會兒,六七個彪形大漢手執扁擔、竹杠、木棍,殺氣騰騰地沖出門來,不容分說,劈頭就打。王金榮較為機警,見勢不妙,掉頭就跑,方僥幸逃脫,而倪正清、任世明2人則被團團圍住,慘遭毆打。
逃出后的王金榮到大街上找警察,可是一連找了兩個警察,一聽是十九旅留守處的事,都不敢過問。王金榮又一口氣跑回水電公司辦事處,將情況報告給科長、專員們,可這些平時在工人面前頤指氣使的“大人”“先生”們,卻一個個推說沒空,置之不理。萬般無奈的王金榮只好直接打電話給水電公司的主管機關——省建設廳,但找誰都說不管,最后連接聽電話的人都沒了。而十九旅留守處門口,倪正清、任世明被兵痞們打得遍體鱗傷,氣息奄奄,還是聞訊趕來的工友們把他們送進醫院。
水電工人舉行罷工斗爭
在國民黨反動統治官官相護、上告無門的情況下,工人們只有自己挺身而出,為受害者伸冤。全體水電工人一致通過,決定立即采取行動,舉行罷工斗爭。
水廠首先對全市停止供水,緊接著電廠也對全市停止供電。100多名水電工人走出廠門,走上街頭,高呼“賠償損失,保障人權,懲辦兇手,報仇雪恨”等口號舉行示威游行。游行隊伍浩浩蕩蕩地經過大西路、中山路,一路奔向設在市政路的國民黨江蘇省政府。馬路兩旁的市民,都將敬佩、同情的目光投向英勇的水電工人。工人們同仇敵愾、斗志昂揚,激昂的口號聲此起彼伏,震響在古城鎮江的上空。
國民黨江蘇省政府、省保安司令部不得不派人出面與工人們談判。盡管他們強詞奪理,百般狡辯,甚而威脅恫嚇,可工人們始終義正詞嚴,威武不屈,堅決要求對方答應賠償損失、懲辦兇手、賠罪道歉等七大條件,否則決不退讓。在水電工人的堅決斗爭和社會的正義呼聲下,國民黨軍政當局被迫接受工人要求,懲處肇事軍人;19旅留守處向水電公司道歉并付清水電費,承付受傷工人醫藥費;省保安司令部布告“保護執行任務的水電職工”,罷工斗爭取得了完全勝利。當日下午5時半,全市恢復水電供應。
事發次日,國民黨官員來到水電公司辦事處,要王金榮去指認打人兇手。他們把王金榮帶到一幢樓上,讓他站在窗戶后面,樓下十九旅留守處的人員列隊站成一排。王金榮當即指認出當時帶頭毆打的一個“大個子”,國民黨官員裝模作樣地下令把那個“大個子”關押起來。誰知第二天,當王金榮外出作業,路過留守處門口時,發現被他指認并當場關押的那個“大個子”,卻又耀武揚威地出現在大門前。工人們這才知道,懲辦兇手完全是國民黨當局為掩人耳目而演的一出戲。
不久,國民黨江蘇省政府貼出布告:“嚴禁工人集會游行,以防共黨活動……”,但經過罷工斗爭考驗和教育的水電工人,已經認清了國民黨當局的反動本質和虛偽面目。他們在鎮江地下黨組織的領導下,迅速成長和組織起來,投入護廠等革命活動中,最終迎來鎮江解放的曙光。
責任編輯:阿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