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鐵路沿線環境孕育綠色新生機
向美而行 擦亮生態“底色”

整治前

整治后
金山網訊 天氣逐漸涼爽,位于潤州區七里甸街道和鎮江新區丁卯街道交界處的周家河邊平整寬闊的硬化地面廣場每晚都很熱鬧,跳廣場舞、散步、慢跑……這里成了附近居民鍛煉的好去處。然而,就在幾個月前,這里還是一片荒地,垃圾堆積、雜草叢生。
今年5月,鎮江啟動鐵路沿線安全環境整治工作,通過完善問題隱患清單和整改措施清單,統籌抓好鐵路沿線建筑物、農田林網、河湖水系網等綜合治理。五鳳口高架下三角地塊是工作中的一項整治重點,截至目前,該地塊已拆除了300平方米違法構筑物,對60畝鋼材市場地塊等進行集中整治,全面消除該處的衛生盲區和死角,打造整潔亮麗的景觀。
“這里原來都被開發成了菜地,垃圾到處都是。”52歲的官塘綠苑居民常穩華向記者比畫著當初菜地位置。常穩華是土生土長的五鳳口村人,對附近環境相當熟悉,在他眼中,現在家門口的環境變好了,提升了環境和城市形象,“原來晚飯后都是在馬路上散步,現在多了一處‘后花園’,不用擔心來往車輛,安全又舒暢。”據介紹,鎮江計劃將該處打造成服務群眾、環境優美的周家河公園帶,服務周邊居民,極大改善周邊群眾出行環境。
五鳳口高架下三角地塊環境的改變,是鎮江鐵路沿線安全環境整治工作取得成效的一個縮影。近期,鎮江鐵路沿線安全環境整治行動進入新階段,市鐵路整治辦、市綜合交通事業發展中心聯合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規劃勘測設計集團對各市、區開展了鐵路沿線節點打造和造林綠化督導,從嚴從細把控工程質量、進度,同時統籌協調交界地帶的節點打造工作。
在潤州區官塘橋街道秀山村、丹徒區谷陽鎮千里村和鎮江新區丁卯街道西苑社區,連鎮鐵路三地交界處,過去臟亂差的場面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具有生態之美、環境之美的新農村。整治前,這里偷倒垃圾、亂搭亂建現象嚴重,影響鐵路沿線風貌。自鐵路沿線安全環境集中整治行動以來,這里一改往日的舊貌,秀山村將200多畝荒地全部進行了土地流轉,打造高標準農田,整治水系,鋪設道路,建設風車、涼亭等景觀設施。同時,該村還在入口處安裝了升降門,防止偷倒垃圾現象的發生。
谷陽鎮千里村加大與群眾的溝通協調和整治力度,進一步提升鄉域綠化水平。截至目前,已投資500多萬元對200多畝荒地進行留白增綠。“8月中旬我們全部種上了草皮,沿路補植了一批樹木。” 順著谷陽鎮副鎮長邵凱手指的方向,記者看到,目前草皮已經初露芽頭,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更加翠綠。“今后,我們將圍繞‘生態丹徒 美麗千里’,增加景觀綠道、長椅、涼亭、健身廣場,打造居民生活公園,服務村內200多戶居民。”邵凱表示。
在谷陽鎮的集中整治下,占地面積約26畝的華東公安停車場地塊也已平整復墾、復綠。原先這里共停放各類報廢車輛和僵尸車輛1348輛,前期多次整改,但始終存在安全隱患,為進一步壓實責任,谷陽鎮多次與承租者溝通、會商整治方案,將所有車輛進行了清除。
“鐵路沿線環境整治事關城市整體形象和群眾切身利益,為進一步鞏固提升鐵路沿線安全環境整治成效,接下來,我們將認真學習浙江千萬工程做法,始終干在實處,造福群眾,打造鐵路安全示范段、城市風景線。”市綜合交通事業發展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將對可綠化地塊“應綠盡綠”,針對鐵路沿線耕地上的種植,推動集中規模種植,在有條件的地塊打造高標準農田,節點美化按照功能性、美觀性、生態性、節約性相結合的原則,通過特色風貌改造、綠化美化等方式,打造生態公園、高標準農田、美麗村莊等鐵路沿線靚麗風景線,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記者 朱浩 通訊員 陳嘉卉)

責任編輯:鄧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