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智賦能,“問策”交通高質量發展新未來——第八屆數字交通論壇側記
金山網訊 交通的數字化、智能化演變,會給人們出行、行業監管帶來怎樣顛覆性的變化?又會給整個產業發展帶來什么重大機遇?
7月20日,以“數字交通·助力壯大現代交通運輸產業”為主題的江蘇省第八屆數字交通論壇在鎮江開幕。本屆論壇設置了“數字交通”主論壇以及“數字公路產業化發展”“數智水運”“軌道交通高質量發展”“道路建養技術、裝備及產業發展”“低空經濟助力高質量發展”5個分論壇,并在往屆論壇的基礎上新增墻報互動論壇和低空經濟實地考察。數百位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企業代表齊聚鎮江,深入交流探討數字交通發展的新思路、新模式、新場景、新成果,勾勒了一幅交通強國的美麗圖景。
數智交通,深刻改變出行
無人駕駛,是數智交通的重要應用場景之一。而它背后是一系列技術變革的支撐,包含道路場景、交通監管、運輸工具的數字化、智能化賦能。
本屆論壇上,科大訊飛智能汽車事業部副總經理李衛兵結合AI大模型在汽車領域的應用拓廣,給我們呈現了AI在交通產業的廣泛應用。如何讓汽車駕駛更安全、更智能、更有樂趣?李衛兵說,科大訊飛構建了云端和車端感知能力,云端感知大模型依靠多模態信息融合、超大參數量,提供遠優于車端的感知能力。在車端,系統將目標檢測、建圖定位、場景識別、軌跡預測、路徑規劃整合到一個網絡框架下,從而實現“全??煽?rdquo;“類人”的智駕產品。
阿里云副總裁、交通物流行業總經理張磊以數字時代為背景,探索展望了公路數據增值服務與數據要素流通。他說,阿里云和高德地圖作為行業領先企業,正在聯合探索數據增值服務和數據要素流通的潛力,打造智慧公路的數據引擎,推動數字交通跨產業融合、可持續運營。
江蘇交通控股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鄧東升以《智慧擴容 提質增效 打造數字交通轉型新范式》為題,重點闡述了江蘇交控在國內首創了“智慧擴容”理念。江蘇交通控股2017年啟動研究探索,經歷了“路段試點,打通主干動脈;路域聯動,疏通毛細血管;路網推廣,暢通總體脈絡”三個階段,目前已形成一整套智慧擴容理念、技術與應用體系,取得了通行更高效、資源更節約、成本更節省、技術更成熟四方面成效。
數智賦能,讓人們感受了更加智能化的交通工具、道路場景,而且這種智能化變革水陸空一體,貫穿交通全行業,不僅改變了出行終端,而且革新了交通監管模式。長期致力于內河水運通航建筑物前沿技術攻關、核心裝備研發和重大工程實踐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胡亞安,以《大型通航建筑物運行安全評估與智能監測預警》為題作報告。他結合廣西科技“尖峰”專項,介紹了全生命周期數字孿生運河建設戰略背景、總體架構與標準體系、數字孿生平臺理論技術體系、規劃-設計-建造-運營全生命周期多場景業務的示范應用。
論壇現場還舉行了數字交通成果發布儀式。蘇交科集團發布2款橋梁輕量化監測智能化裝備,其中一款是顛覆傳統工控機采集架構的新一代智能網關——綜合采集站,另外一款是采用觸發式采樣新模式下的智能型多元感知終端;江蘇港口張家港港務集團發布張家港港多年深耕智慧港口建設的集大成、數字交通領域的新成果——《內河干散貨碼頭5G智慧港口建設白皮書》;華設設計集團現場發布的3款產品是空域與航線設計軟件、空域管理與飛行監管平臺以及低空飛行仿真模擬系統。這些新技術、新成果,讓人們看到了一個更加智能化和人性化的交通未來場景。
低空經濟,鎮江花開正艷
論壇期間,作為主辦方的鎮江,不僅承辦了“低空經濟助力高質量發展”分論壇,而且邀請專家學者現場參觀了大陸通用機場、相關企業等,讓參會人員深刻感受了鎮江低空經濟發展的蓬勃勢頭。
低空經濟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劉大響在主旨演講中表示,低空經濟涵蓋低空基礎設施、低空飛行器制造、低空運營服務及低空飛行保障四大板塊,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華設集團智能與數字化專業總工季錦章認為,從材料到發動機,鎮江低空經濟產業鏈相對完整,在應用場景、軟件和電子產品方面持續深化,低空經濟領域將大有可為。
上海浦東新區公路學會理事長羅法連表示,鎮江在建設交通強國事業上作出了很大貢獻,特別是此次論壇突出了低空經濟,這也是鎮江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符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大力加強低空經濟發展戰略,這也表明鎮江在低空經濟發展上走在前列,做出了示范,“相信上海和鎮江合作發展低空經濟有很大的空間和前景”。
位于長江與京杭大運河“十”字交匯處的鎮江,早在2008年就呼應C919大飛機計劃實施、低空領域逐步開放等重大歷史性機遇,規劃建設航空航天產業園。目前,鎮江共有涉航企業118家,應稅銷售規模超500億元,有恒神股份、菲舍爾、諾貝麗斯等一批龍頭企業。C919、運-20、“天宮”號等“大國重器”上都有“鎮江制造”的印記。其中,國產大飛機C919所需10%的零部件、50%的鋁材、50%的復合材料結構件和90%的客貨艙內飾件,都由鎮江提供。
經過多年精心布局,一方面,鎮江已經有了相對完備的通航設施。擁有大路通用機場、大路飛行服務站、大路水上機場等服務平臺,可滿足低空飛行多樣化需求。其中,大路通用機場是江蘇空域面積最大、高度覆蓋層次最廣的通用機場。大路飛行服務站是民航華東地區試點項目、江蘇省首個A類飛行服務站。大路水上機場是全國首個全流程審批的水上機場、華東地區首個水陸兩用大型通用機場。機場集聚通航企業11家,飛機保有量全國第二。
另一方面,低空應用場景日趨豐富。2020年,江蘇省內首條跨省低空通勤航線“鎮江-千島湖”航線正式開通運營。目前,已開通的5條短途旅游航線,累計完成安全通航667班次、814.8小時,接待游客8萬余人次,單日最高客流量超1000人次。
此外,鎮江還構建了由16位院士專家組成的“航空航天產業發展專家顧問組”,搭建了江蘇唯一的“航空航天產業產學研聯合創新平臺”,建成創新載體22個,創成國家新型工業化(航空產業)示范基地、中國航空運動飛行營地兩個國家級品牌。承擔了國家大飛機專項、“兩機”專項、973計劃、材料進口替代等省級以上科研創新類項目50余個。
面向未來,鎮江將迎“風”而上,乘勢起“飛”,力爭到2030年,全市低空經濟產業規模達到1000億元以上,推動鎮江航空產業、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記者 朱浩 吳韻晗 見習記者 王圓夢)
責任編輯:龔逍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