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山老渡口
文/成辰
現在上焦山是從象山東側的新渡口乘船的,可二十年前是從象山北側的老渡口乘船的。雖然這兩個渡口都在象山腳下,但都不叫象山渡口,而叫焦山渡口。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我從外地調來鎮江工作沒幾天,就到聞名遐邇的焦山風景區游覽,后來又去過兩次,都是從焦山老渡口乘船過江的。從本世紀初退休以后,我因前后六次被查出患癌并住院治療休養,再也沒有踏上過焦山一步。
不久前,我的莊姓表弟在焦山老渡口附近的江山名洲買了一套住房,邀我去他家看新房。我家住老城區下河頭,去之前,表弟打電話告訴我如何乘車,我胸有成竹地說:“我多次去過焦山,請你放心!”
我總覺得自己是“老鎮江”,家門口的路不可能走錯。從下河頭走到青云門站,我看到104路開往焦山,便上了車。當報終點站“焦山”時,我從汽車玻璃窗往外看,怎么也看不出是焦山站。我忙問駕駛員,駕駛員說是焦山。我立馬下車,打電話給表弟,在江山名洲站等我的他,立即跑回家騎電動車來焦山站接我。
天藍氣清,冷風颼颼,象山變成了調色盤。表弟騎車帶著我,不一會兒就叫我下車,說已到了江山名洲。我仔細一看,這既是江山名洲車站,又是江山名洲小區大門口。我問:“這兒離焦山老渡口不遠吧?”他用手指著眼前的綠化帶,說“那就是焦山老渡口!”因為才上午十點,他便陪我一同前往。
從原焦山站步行到焦山老渡口,原來是一條百多米長、東西走向的狹窄小道。而現在,小道南側建有長長的時事宣傳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標語非常醒目;北側建有與濱江綠化帶無縫銜接的植物園,園門口橫臥一塊巨石,被五顏六色的菊花和紅艷艷的炮仗花簇擁著。渡口正對面的象山腳下的廟宇舊址披上了綠裝,濱江風光帶連同植物園的景色,與層林盡染的象山相映成趣……
幾十年來,有無數游客都是從焦山老渡口乘船上焦山的,因而它是古老的歷史的,但同時它又是年輕的現代的。它正以新的姿態融入這個時代,繼續默默地為人們服務。
責任編輯:阿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