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鵝人
文/馬云
老高是土生土長丹徒上黨人,屬于一輩子都在折騰的勤勞人。他年輕時學了一門裁縫手藝,給鄰里鄉親量體裁衣,深得十里八鄉的村民好評。
在忙忙碌碌中,日子過得如同緩緩流淌的河,平靜而充實,每一天都有生意進賬帶來的喜悅,如同陽光灑在晨露上,溫暖而幸福。老高原以為可以靠這門好手藝能混到老,可后來服裝市場日益呈現出多元化、個性化、品質化的特點,各種時尚個性化款式走進千家萬戶,在激烈的競爭中,來找老高做衣服的人呈現斷崖式下跌,他還沒有來得及適應市場環境,便失業了。
老高除了會裁衣縫補,其他啥也不會,對于一個曾經整天忙東忙西的人來說,一下子無事可做,打擊巨大。沒了生活來源,老高倒下了,一躺就是兩個月,那期間農村征用土地老屋拆遷,他也沒心情去談判拆遷補償事宜,每天沉浸在胡思亂想中,整個人消瘦了一大圈。后來有一天,老高在央視《共富經》上看到養鵝戶年入20萬元,立馬來了興致,決定養大鵝!于是第一個跑到村委會拆遷辦簽了字,領了拆遷款,一心撲向養鵝場。
老高的家人對他養鵝一事,起初不太支持,但看到老高為鵝開始忙碌,全家人也給予了支持。老高的想法很簡單,只要用心盡力照顧每只小鵝,就會有收獲。可是他沒有想過對于一個養鵝初學者來說,缺少設備,缺少資源,缺少家禽防病經驗意味著什么。可想而知,鵝苗進回來沒多久就夭折,就算好不容易將鵝苗養成中鵝,也根本等不到出售的時候。
好在老高并沒有像之前那樣被失敗打垮,他賣了一套拆遷房,破釜沉舟背水一戰。他到朋友養殖基地學習經驗,走訪專家請教家禽防病專業知識,在起初養鵝的失敗中,他學會了堅持和拼搏,在絕望中尋找希望。
生活不會虧待努力的人,經過近十年的養鵝歷程,老高在一次次失敗中吸取經驗教訓,如今他的大白鵝養殖基地已達22畝。他通過抽取深井水供給人工河,讓鵝群游水嬉戲,而鵝群的糞便排泄物,流入旁邊的藕塘,實現了凈化水源生態平衡,而老高自身也獲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責任編輯:阿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