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開拖拉機
文/吳春波
1975年,生產隊購買了一輛手扶拖拉機。它小巧玲瓏,車頭是紅色的單缸柴油發動機,車身是天藍色的,大約1.5米高。請大隊拖拉機手開回來的當天,就停在生產隊長瑞根叔的家門前,隊里的男女老少把車子圍了個水泄不通。
回鄉勞動已一年多的我,十分想成為一名拖拉機手。而當時要成為一名拖拉機手是非常不易的,那時候凡事都要講“出身”和“成分”。拖拉機是生產的寶貝,一般是不會放心交給非“貧下中農”子女的,我僅能心動而已。最終隊長決定將手扶拖拉機交給小我一歲的良玉,其實良玉家的成分亦非“純正”,但他父親彬敏叔神通廣大,人稱“水芹菜”(路路通)。
良玉開上拖拉機后十分威風,我欽羨不已。在小豬崽般“突、突、突”的歡響中,他戴著一頂藍盔式的帽子,雙臂扶撐著把手,那神氣跟駕駛坦克似的,十分“酷”。
良玉非常能吃苦,尤其“雙搶”季節,他是最忙的,也是最累的。拖拉機超負荷耕作很容易壞,如果自己不會修,就得拖到公社農機站去,這樣會耽擱晚稻栽插的黃金節氣。因此,良玉每天從田里回來后,都要檢修機子,一直忙到繁星滿天之時。
我跟他套近乎,常在一旁幫他遞拿工具、拆卸零件,搞得渾身臟兮兮的。他便向我講解拖拉機的構造和使用方法:手扶拖拉機是由發動機、底盤、電氣軸等系統組成,它結構簡單,功率較小。由駕駛員扶著扶手架控制操縱牽引或驅動配套農具進行作業;發動時要手搖,第一次手搖發動千萬小心,先加油門,然后在排氣筒邊上按下減壓桿,再插入搖把,帶動飛輪旋轉到一定轉速時,松開減壓。注意,千萬不能松開搖把,要帶著搖把讓飛輪轉動3軸左右方可松手;開時分快慢擋位,共有6個前進擋位,2個倒擋,換擋是拉桿式的,需要拉離合,換擋,轉彎要捏住轉向把。朝左轉彎捏右邊,右轉捏左邊,注意它的剎車,千萬別猛拉制動,會因為慣性后面翹起而翻車;右扶手上有個小盒子是油門,可以提速加馬力;踩下離合器平路起步掛二擋,先把離合器松開到半離合狀態,逐步加油,同時左腳同步松開離合器……
我虛心地聽了幾遍后,手開始癢了起來,就想嘗試操作,于是便開始學起步。我坐上拖拉機,良玉在旁邊看著指揮,在水田縱橫馳騁了一個晚上,基本上掌握了要領,就想開到馬路上去練習。沒想到頭一次上路就給了我一個下馬威。由于道路太窄,又不平整,我這90斤的體重,根本壓不住手扶機頭,下坡時心里有點害怕,情急之下我下意識地拉起手剎,手扶高高的立了起來,把我直接拋向路邊,拖拉機緊跟著來了個前滾翻從路坡摔了下去。多虧良玉疾奔過來,一把拉開了我,拖拉機才沒有砸在我身上……
多次操練后,良玉開始考我了,我駕駛、他坐在旁邊,前方即將要通過的是一條鄉間小道,僅有三米寬,剛好能容拖拉機開過去。不得不佩服良玉的眼力,那條路高低起伏不平,還有一小段傾斜度稍大的坡,相比之現在駕校的訓練場地,那可是精品線路了。
我事先看了路線,基本想好了應對措施。然后開車,一路都很順利,但就在車已開始下坡時,我的個乖乖隆地咚,十幾米外迎面過來一輛拉著滿滿一車柴火的拖拉機,排氣管冒著黑煙正“突、突、突”地從坡底往上爬。我的心猛地緊張起來,下意識地緊急踩剎車,踩下去才想起良玉說過沒剎車,要用擋位別住!我慌了,又胡亂來了一腳,結果踩錯了離合器,車如撒歡的馬駒一樣朝著對面的兄弟沖去!
小路左邊是兩米多高的土崖,我只好把方向往右打,一看右邊是幾米深的水洼地,又慌忙往左回到正路……對面那位正開車爬坡的兄弟顯然被我的莽撞驚呆了,我大腦一片空白地把方向猛地打向了右邊……
當我大腦清醒過來的時候,才發現對面那輛拖拉機已經冒著黑煙遠去了,而我的車身正好掛住了路肩的一棵樹上,因為有牽引連著,所以主車沒掉下來。我則被甩到了下邊的泥漿地里。真感謝路肩那棵樹,若不是它,我就完了,等良玉找人把我和車拖上來后,我再也不敢碰拖拉機了!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眼間,我們都已屆古稀之年。隨著科技的發展,機車行業已經進入了智能時代,不得不感嘆改革開放帶來的便捷生活。
責任編輯:阿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