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父親智取“鎮江江防圖”

朱友和
□ 朱慶來
我的父親朱友和,青年時期就有一股強烈的愛國熱情,抗戰爆發后,他積極投身抗日洪流,曾多次不顧家庭和個人安危,打入敵營,為我黨我軍提供了大量重要情報,并掩護中共寶應縣地下黨組織開展地下抗日斗爭。1947年,國民黨重占寶應城,我主力部隊北撤,黨政機關和地方部隊轉入農村堅持斗爭。這時,我黨派相關人員與我父相約,并布置他繼續在縣城開展地下工作。后因環境險惡,難以繼續立足,遂來鎮江。
來鎮后,經多方疏通和努力,待至1948年夏秋間,我父親終于打入了敵“鎮江城防司令部”,并擔任政工處中校銜秘書。經過一段時間工作努力,政工處工作“煥然一新”,成績顯著。此時,我父親的才華和干事風格,得到了政工處處長吳培元的高度“欣賞”。于是,他在敵機關終于有了立足之地。這時,他把敵機關作為戰場,逐步打通了關系,并有的放矢偵取敵機關一切動向。就在這關鍵時刻,上級組織指示:“要集中全力,偵察并搜取敵方江防、城防的機密情報。”此時,我父親暗下決心,無論面臨多大的困難和風險,也必須偵取到敵軍“江防圖”。
鎮江,當時是國民政府江蘇省會,“京口重地”,國民黨政府自上而下為實現其隔江分治的夢想,對防務認真經營,誠可謂用心良苦。在這緊鑼密鼓的準備中,鎮江以及附近地區沿江嚴密封鎖,戒備森嚴。國民黨許多要員相繼親臨,沿江視察。此時明碉暗堡不斷增設,新辟小道縱橫交錯,江上艦艇來回巡邏,天空飛機盤旋。
面對敵人如此猖狂的行動,這時,我父親沉著冷靜,繼續對敵機關內部進行偵察,特別是對機要室和機要室周邊每天都不定時多次暗中偵察。經過一階段暗中偵察和多方觀察了解到,國民黨江蘇省政府已撤至蘇州,敵軍事機關氣氛十分緊張,內部人員日夜在班。對外入內人員手續嚴格,進入后也不得隨意走動。到了三月中下旬,從敵軍參謀處的頻繁活動偵知,江防已部署完畢,正在測繪地圖。關鍵時刻,豈能錯過。四月上旬,敵參謀處人員在多時緊張忙碌之后,部分人員仍忙于外勤,還有少部分內勤處于稍微喘息狀態。當觀察發現值勤人少之際,我父親趁此良機,主動出擊,悄悄靠近機要室后,偵察發現機要室值勤官佐和其他部門留守值勤官佐在門外聊天,他趁機進入機要室,并很快翻找到敵軍“江防圖”,取了一張,泰然而出,快速回到了政工處辦公室內。然后,我父親找到機會秘密將獲取到的敵“鎮江江防圖”迅速交給了鎮江地下黨員的胞弟朱庚成,并叫他火速將“鎮江江防圖”轉交給鎮江地下黨組織負責人。以后,我父親又將偵取到的敵省保安司令部組織機構、人員狀況和鎮江城防部隊、兵員、軍械、糧餉清冊等重要情報交給朱庚成轉交給鎮江地下黨組織負責人。
今天,古城鎮江已發生了巨大變化。我們的黨和國家及人民永遠都不會忘記那些為新中國解放事業奉獻出寶貴生命和做出杰出貢獻的英雄們。
責任編輯:阿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