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行漸遠的家鄉
□ 李俊宇
我的童年是在被譽為“小香港”的黃海之濱東臺市度過的。那里的生活充滿了“咸淡”交織的風味,讓我度過了難忘的三年。然而,由于父母在鎮江工作并安家,我隨后也跟隨他們到了鎮江,從幼兒園一直讀到大學。
每年的臘月三十,爺爺都會帶著我的伯父、父親、堂哥和我,在辭舊迎新、團聚慶祝之前,去給逝世的親人祭奠。去年,我發現我們買的紙錢比往年多了一份,于是悄悄地問父親為什么多買了一份?父親告訴我,這是因為我的二爺爺在四月份去世了。當時我在外地讀書,而且與二爺爺的關系相對疏遠,晚輩不一定要參加葬禮,所以沒有通知我回來。聽到父親的話,我內心頓時感到一陣失落,責怪父親沒有告訴我。雖然與二爺爺家的往來不多,但孩提時代的快樂回憶依然歷歷在目。那時二爺爺家雖然距離我爺爺家有點遠,但他們即使在農忙時總會抽空過來逗我玩,照顧我。那些溫馨的場景至今仍讓我感到溫暖。去年的冬天氣溫雖然比往年高了些許,但我的內心卻感到一種空落,仿佛家人和家鄉離我越來越遠。
回想在鎮江的幼兒園、小學、初中和高中時光,我基本上只有在寒暑假時,父母才會帶我回老家一兩次看望親人。那些短暫的相聚雖然美好,但也讓我更加意識到家鄉和親人的距離。每次回到東臺,看到熟悉的街道和親切的面孔,心中總會涌起一股暖流。然而,隨著歲月的流逝,這種感覺漸漸變得淡薄,家鄉的影子在記憶中漸行漸遠。
而今,我的父母在鎮江這個歷史文化名城已然學習生活工作近三十年,鎮江就是他們的第二故鄉。
我在外地求學慢慢適應了在新環境下獨自生活,未來也將在他鄉踏上工作崗位,為祖國的建設添磚加瓦。不管是老家東臺還是“新家”鎮江,都成為我越來越遠的家鄉。
盡管如此,家鄉的那些美好記憶依然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中。每當我想起那些童年時光,心中總會涌現出一股溫暖和懷念。或許,正是這些記憶,讓我在異鄉也能感受到家的溫暖和歸屬感。我相信未來的某個城市將是我的第三家鄉,我也會和我的父母一樣,全力去建設我的“新家”。
責任編輯:費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