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動體育與多領域融合發展
許偉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體育既是國家強盛應有之義,也是人民健康幸福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鎮江市體育部門自加壓力、創造條件、主動作為,努力打造“體育+”“+體育”融合發展多樣化新場景,體育正成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提升城市軟實力和影響力的重要動力。
持續激發體旅文商融合發展新燃點
堅持以體促旅、以體彰文、以體營城,不斷拓展“體育+文旅商”融合發展新空間。
修內功,加強頂層設計和載體建設。研究制定了《市體育局促進體育消費工作方案》,從豐富全民健身休閑活動供給、營造體育消費好環境等10個方面下功夫,形成多領域覆蓋的消費熱潮。我市目前擁有圌山體育旅游集聚區、經開區航空體旅融合基地2個省級體旅融合發展示范基地,世業洲體育休閑旅游精品線路等多條線路入選省“體育旅游精品項目”和“江蘇體育旅游攻略”。
向上爭,搶抓“賽事經濟”發展風口。三年來向上爭取到12項國家級賽事、30項省級賽事落戶鎮江,充分發揮了體育營城的重要作用,特別是通過承辦2023年江蘇省第二屆智力運動會、2024年中國擊劍協會B級認證賽事“金山杯”全國擊劍公開賽、第23屆中國大學生游泳錦標賽總決賽等賽事,吸引超3萬人次來鎮,與文旅部門加強合作,打造“跟著賽事游鎮江”消費品牌。
對外招,把握“演藝經濟”新機遇。發揮體育會展中心重要賽演平臺功能,2024年帶領體產公司精準發力,組建8人招商團隊主動出擊,洽談15家演藝公司,成功招引并舉辦了薛之謙、張惠妹、張韶涵﹑新白娘子傳奇等6場大型演唱會,共吸引全國各地約21萬人次來鎮,直接帶動景區、酒店、餐飲等文旅商相關收入1300余萬元,被列入“鎮江市2024年度產業強市大事記”。今年已成功招引并舉辦了6月14日許嵩演唱會,吸引了超3.5萬人次來鎮,還有多個項目正在洽談,預計全年大型演唱會不低于4場。
體育育人功能在體教融合中日益凸顯
體育是讓人受益終身的教育,經過多年實踐,我市形成了“千場萬人”體育公益培訓、青少年陽光體育運動聯賽、陽光大課間等一批特色品牌工作,連續4年在全省大一新生身體素質抽測中排名第一。
人才隊伍方面,近年來輸送田徑、足球、柔道等項目38名運動員入選省優秀運動隊。2022年以來,組織全市業余體校教練員、學校體育教師參加省級輪訓302人次,組織教練員和裁判員培訓1671人次。去年有效推動市體育運動學校與南徐中學融合辦學,提高辦學質效。賽事體系方面,與教育部門年均舉辦陽光體育運動聯賽28項次,覆蓋全市超過100所中小學1萬余名學生群體。
市場監管方面,全市現有體育類校外培訓機構144家,納入全國監管平臺94家,全流程監管率88.3%,向社會動態發布五批次“白名單”,營造體育放心消費環境。公益培訓方面,連續6年開展“千場萬人”青少年體育公益培訓,為5萬多名青少年提供免費技能培訓,助力廣大青少年在運動中享受快樂、陶冶情操、磨煉意志、增強體質。
體衛融合助力全民健康方興未艾
體制機制建設方面,建立了市、縣(區)、鄉鎮(街道)、行政村(社區)四級運動促進健康體系,將體衛融合納入每年體育重點工作,形成常態化協調機制。
基地建設方面,建成1家省級運動促進健康中心、21家市級運動促進健康中心(服務站),并分段依托綜合性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機構,提供科學運動干預服務。其中丹徒區世業鎮衛生院2021年被評為省級運動促進健康中心試點單位,2023年被評為省級基層慢病運動健康干預優秀實施單位。
服務拓展方面,集中力量打造“全民動起來 鎮江跑起來”服務品牌,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體質測試及科學健身指導服務,連續3年開展健身培訓指導進社區進鄉村進機關活動,定期舉辦科學健身大講堂,每年為2萬多名市民提供免費體測服務。
人才培養方面,與衛健委積極協作,培養了一批專業素質過硬的運動處方師(截至目前共31名),為運動促進健康工作開展提供人才保障。
持續做好“體育+”和“+體育”
進入新時代,如何進一步提高城市影響力、經濟生產力、社會親和力和文化傳播力,“體育+”和“+體育”正當其時。
做強體旅融合和體育促消費,激活經濟發展新動能。以當前關注度極高的“蘇超”為契機,我市還有幾次主場比賽,目前正與多部門合力打造“跟著‘蘇超’游鎮江”品牌,開展“票根+”促消費活動,努力將賽事流量轉化為經濟增量。同時下半年還將承辦2場中國擊劍協會認證賽“金山杯”全國擊劍公開賽、全國象棋兒童賽等國家級體育大賽,辦好鎮江市第十七屆運動會、第七屆南山越野賽、第六屆城市業余聯賽等,鼓勵和支持賽事活動進景區、進街區、進商圈,激發消費新活力。此外帶領體產公司赴多地爭取更多高品質大型演唱會項目落戶鎮江。
大力推進體教融合,助力青少年健康發展。加強各級體校尤其是市體育運動學校標準化建設,持續推進各市區青少年體育“5621”工程建設,精心打造市級青少年陽光體育聯賽,做大做強“千場萬人”公益體育培訓品牌。完善體育類校外培訓機構“白名單”制度,規范體育類校外培訓機構進校園參與課后服務。
持續深化體衛融合,打造全民健康新局面。加快構建部門協同、全社會廣泛參與的運動促進健康新模式,支持和幫助中西醫結合醫院、三五九醫院建成省級運動促進健康中心,進一步壯大體衛融合人才隊伍,擴大運動處方師培訓規模。以實施“體重管理年”行動為抓手,加強與市衛健委等部門合作,激發群眾參與運動健身的主動性,讓運動健康飛入尋常百姓家。(作者系市體育局局長)
責任編輯:鄧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