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軍在鎮江地區的抗日戰斗

韋崗戰斗勝利紀念碑粟裕詩刻

新豐車站抗日戰斗舊址文保碑

新豐火車站站房中的崗樓和碉堡 圖:李學軍 提供
文/李學軍
在民族危亡之際,新四軍“彎弓射日到江南”,對日寇展開了艱苦卓絕的戰斗,并取得了一系列的勝利,振奮了江南人民群眾的抗戰斗志。
挺進江南第一戰
1938年初,根據中共中央關于在江蘇省境內茅山地區創建根據地的指示,新四軍組成先遣支隊,任命粟裕擔任司令員兼政委,先期挺進江南敵后。5月中旬,由粟裕率領的先遣支隊400余人,進入長江以南敵后,開始進行戰略偵察,搜集日軍情報,調查江南淪陷后的社會情況,為主力部隊進入江南敵后做充分準備。
粟裕率領新四軍先遣支隊在江南執行偵察任務時發現,江南人民需要一場勝仗來激發抗日熱情,堅定勝利信心;新四軍將士更需要一場勝仗來顯示戰斗威力,狠殺日軍氣焰。恰在這時,粟裕接到軍部轉來國民革命軍第3戰區命令,要求其3日內完成破壞南京到鎮江間鐵路的任務,以阻擊京、滬之敵。這時,粟裕把目光瞄定在韋崗。韋崗位于鎮江西南,是一片丘陵和小山地,是南京到鎮江之間的交通要道,也是日軍車輛的必經之地。
新四軍先遣支隊在下蜀完成破壞鐵路的任務后,6月16日午夜,冒雨從下蜀后山出發,并于次日凌晨到達韋崗以南的贛船山口預定伏擊陣地,等待日軍汽車運輸隊的到來。
17日8時許,日軍30余人分乘五輛汽車,由鎮江方向大搖大擺駛來。當車隊進入伏擊圈后,粟裕大喊一聲“打!”我軍將士們機槍、步槍、手榴彈一起猛烈向敵人開火。日軍驚慌失措,有的鉆入車底,有的跌入水溝,有的跳入公路兩側的草叢,倉促應戰,負隅頑抗。先遣支隊利用有利地形并占領制高點,對頑抗的日軍進行射擊。這時,沖鋒號響起,粟裕帶領將士們沖下山坡,與日軍進行廝殺。激戰半個小時后,剩余的十幾個日軍見勢不妙,架著傷員,爬上其中一輛汽車,落荒而逃。
韋崗戰斗,共擊斃日軍少佐土井、大尉梅澤武四郎以及10余名日軍,傷數10名,擊毀汽車4輛,繳獲長短槍10余支,鋼盔10余頂,日軍軍旗一面,日鈔7000余元和大批軍用品。除一部分重要戰利品外,其他因無法運走,付之一炬。
為慶祝韋崗大捷,粟裕當即賦詩一首《韋崗初勝》:“新編第四軍,先遣出江南。韋崗斬土井,處女奏凱還。”陳毅接到捷報,也難以抑制心中的喜悅,脫口而出:“故國旌旗到江南,終夜驚呼敵膽寒。鎮江城下初遭遇,脫手斬得小樓蘭。”勝利的消息很快傳遍大江南北。
夜襲新豐火車站
之后,陳毅把目光盯到了位于京(南京)滬(上海)鐵路線上的新豐車站。新豐車站位于京滬鐵路與大運河的交會點,是重要的水陸交通樞紐,是日軍在交通線上一個重要據點。于是,陳毅向2團團長張正坤下達作戰命令:6月30日夜晚,夜襲新豐車站日軍據點,徹底殲滅這股敵人。
2團接到命令后,偵察參謀張铚秀等人化裝成商人、農民,潛入車站和鐵路沿線,對車站敵情、地形開展細致偵察,并與當地的群眾性抗日組織丹陽抗日自衛總團取得聯系。偵察后得知,新豐車站旁邊有所學校,校區里有一棟二層樓房,守備車站的日軍小隊就住在這里。偵察人員得知一個重要消息:這伙日軍將于三天后歸建第15師團,然后準備隨師團參加武漢戰役。由于部隊將要開拔,日軍正在搞一些“慶祝”活動讓士兵們放松心情,還把此前從鄉下搶來的家畜全部宰殺,犒勞即將參加戰斗的鬼子。他們大吃大喝,常常喝得酩酊大醉,有時連哨兵也不派。
6月30日晚上10時許,突擊隊在一連副連長彭壽生的帶領下順利潛入日軍住所內,日軍果然門戶大開,不見崗哨,鼾聲四起。戰士們靜悄悄將日軍散放在外的幾十支步槍收集起來,神不知鬼不覺地背出,戰士們正暗自高興時,突然一陣急促的警報鈴聲劃破夜空。
原來這伙日軍也知道附近有新四軍,他們為防止新四軍偷襲,在住所內秘密安放了警報器。一個戰士在行動時無意中觸碰到了警報器,睡夢中的日軍全被驚醒。他們見屋里人影晃動,顧不得穿上衣服,操起身邊的武器向新四軍發動反擊。一時間,槍聲大作。
日軍人數雖然不占優,但熟悉房間和樓層結構,他們分散成戰斗小組,利用沒被新四軍繳獲的槍支、手榴彈、軍刀,瘋狂反撲。兩軍在狹窄的房間里,展開了肉搏,我軍的偷襲不得不變成了強攻。日軍指揮官指揮這伙鬼子封堵了二樓樓梯口大門,并用僅剩的重武器進行火力封鎖。在狹小的房子里,一挺重武器就是一個密集的火力網,新四軍難以從正面突擊進去。我攻擊部隊受阻,雙方形成了僵持。
在樓內參加戰斗的副連長彭壽生發現,該房屋樓體內是木板結構,可以用火攻。彭壽生馬上向段煥競營長匯報了這一情況。部隊找來煤油,又派人在附近抱來麥草,堆在兵房周圍,倒上煤油。點燃煤油后,頓時煙火彌漫,房子瞬間陷入一片火海。
火勢越燒越旺,頑抗的日軍再也忍受不住了,紛紛從窗口跳出來逃命。被煙熏火燎后的日軍從二樓跳下,一個個鬼哭狼嚎,立刻成了新四軍的活靶子。有幾個從倒塌的樓梯上逃出火海的日軍,還想做垂死掙扎,經過一陣肉搏之后,也成了新四軍的刀下之鬼。其余固守在二樓的日軍一個個都被燒得嗷嗷亂叫,不久便全被燒死。
這是新四軍首次進行的夜間戰斗。經兩個多小時激戰,全殲守敵58人。新四軍犧牲4人,負傷6人。
攻打句容縣城
為了配合國民第79軍對蘇南丹陽、武進地區的進攻,新四軍第1支隊決定在1938年8月上中旬發起對江蘇省句容縣城的襲擊。句容地勢險要,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南京至鎮江的交通要道貫穿其中,戰略地位極為重要。
戰斗于8月12日夜展開。根據部署,2營負責向東昌街及鎮江方向警戒,并摧毀道路與橋梁;3營則進攻句容城北門附近的飛機場,并對湯山、東昌街方向實施警戒;支隊特務連協同地方武裝在天王寺至句容間的五港、雙廟、張廟一帶阻敵,破壞公路,掩護主力進攻。1營則作為攻城主力,承擔起直接攻占句容城的重任。是日夜晚10時許,新四軍第2團的1營尖兵排首先悄悄逼近句容城東南角的城墻。在夜色的掩護下,他們迅速利用云梯攀爬城墻。由于日偽軍警戒松懈,城墻上并未設立哨兵,1營成功突破了東南角防線。緊隨其后,主攻連通過搭建的8支長梯迅速攻占了東門與南門,防守的偽軍在震驚中四散逃竄。
與此同時,3營對句容北門外的飛機場展開襲擊,消滅了部分日軍,迫使其殘余部隊潰退向南京方向。3營隨后駐守在北門,以確保敵人無法從這一方向增援。經過一段時間的巷戰,新四軍成功占領了商會及偽自治會。日軍一部分固守在一座樓房內進行頑抗,新四軍則展開縱火攻勢,樓房被燒毀,日軍與漢奸們也在火海中死傷。
隨著戰斗深入,新四軍的攻勢不斷推進,他們轉而進攻偽縣政府和天主教堂。盡管敵人頑強抵抗,但新四軍憑借強大的火力封鎖了正面敵軍,并通過側翼縱火進一步摧毀敵人陣地。最終,城外的飛機場也在猛烈的火攻中化為廢墟。
在順利攻占句容城后,新四軍解救了被日軍關押的100多名群眾。戰斗一直持續到13日上午9時,攻城部隊在成功完成任務后主動撤離。此次戰斗中,新四軍消滅了40余名日軍和50余名偽軍。戰斗中燒毀汽車1輛,繳獲步槍2支、手榴彈2箱、子彈5000余發以及其他軍用物資。這一戰果不僅極大打擊了敵軍的士氣,也為新四軍在敵占區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這場戰斗是新四軍進入蘇南后,首次在日軍重兵集結的地區發起的進攻戰,也是新四軍首次攻占由日軍占領的縣城。作為一次團級規模的攻堅戰,句容戰役不僅破壞了日軍占據的京杭國道交通樞紐,還通過精準的戰術與機動靈活的攻城方式,成功突破了日軍的防線,為在敵占區戰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特別是在敵占區的作戰經驗積累,使得新四軍能夠更加自信地開展敵占區戰斗。攻打句容縣城戰斗,延安《新華日報》進行了廣泛報道,成為新四軍在抗戰初期的重要戰例之一。
責任編輯:阿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