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寫滿166個名字的A4紙:鎮江九旬老人唐貞的愛心“賬本”
秋意漸濃,善心暖城。9月16日一早,93歲高齡的"江蘇好人"唐貞女士精神矍鑠,帶領江蘇省鎮江市第一人民醫院退休職工代表以及多位愛心人士,再次走進鎮江報業傳媒集團傳媒服務中心,為"書香鎮江 關愛學子"項目送來凝聚著166位愛心人士深情厚誼的8966元善款。這已是唐貞女士連續第12年參與該項目,自2014年"書香學子"項目啟動以來,這位銀發老人用行動詮釋著"愛心從不缺席"的堅守。

"積小善,成大愛。"9月8日,唐貞老人在多個愛心群里發出這句溫暖倡議,倡議一經發出就得到熱烈響應,僅用4天時間就匯集了來自社會各界的愛心捐款。在一張A4紙上,密密麻麻地記錄著每一位捐贈者的姓名和金額,那些畫著圓圈的標記格外醒目。"這些畫了圈的是來自社會各界的愛心人士,這位就是你們報社的曹女士,她每年都準時參加;這位是捐了100元的蘇女士......"唐貞老人指著A4紙上的姓名,如數家珍地道出每個名字背后的故事。

這份沉甸甸的愛心名單上,大多是鎮江市第一人民醫院的退休老同事,還有榮獲"江蘇好人"、先進人物、勞動模范等稱號的正能量代表,更不乏來自上海、南京、無錫、深圳乃至新加坡等地的遠方善心人。值得一提的是,這次捐款中有個溫暖的規定:每人捐款50元,不多捐也不少捐,讓愛心平等傳遞。而對于每筆超過50元的捐贈,唐貞老人都能準確地說出捐贈者的姓名和情況。
在愛心志愿者貢青、陳阿偉等人的協助下,這次愛心接力活動通過微信群接龍的方式順利完成。唐貞老人雖然年事已高,但仍熟練地使用智能手機,時刻關注著捐款進展。"我的家人一直都很支持我做這些事。"唐貞老人微笑著說。2017年,她和女兒共同捐出20萬元用于"慰藉孤老助醫"項目,用于幫助那些患了重病的孤老及時治療并給予一定的補貼。
今年,唐貞老人的愛心足跡還延伸到更多領域:與多個愛心組織一同采購江心洲助農平臺的愛心玉米,為"社會媽媽"幫困助學公益行動和西藏日喀則市洪水災害捐款,累計金額近2萬元。"能做一點是一點,幫助別人讓我感到幸福。"這句樸實的話語,道出了老人堅持公益的初心。
愛的星火,正在燎原。越來越多的市民正加入到"書香鎮江 關愛學子"與"愛心年夜飯 '緣'滿百姓家"這兩大鎮報公益"雙子星"項目的愛心接力中。陳蕓女士從2015年開始捐款,至今已堅持11個年頭。如今,她不僅自己捐款,還帶著剛上二年級的小孫子一起參與愛心行動。"去年年夜飯發放現場,孫子就跟著我一起參與,愛心要從小培養。"陳蕓說。
趙榮先生連續數年支持"雙子星"公益項目。今年活動剛啟動,他就早早聯系記者要求到現場認捐。"這兩個是咱們鎮江的老牌公益項目了,運作規范、口碑很好,我們年年參與就是因為信任!能實實在在為困境中的家庭和孩子雪中送炭,特別有意義。"趙先生的話語誠懇而堅定,道出了眾多捐款人的共同心聲。
退休干部戴林法已經陪伴"書香學子"項目12年、"愛心年夜飯"項目17年。今年,他不僅自己捐款,還代女兒捐出一份心意。他自豪地告訴記者,8月份還參加了以"銀發丹心映茅山,愛心眾籌暖學子"為主題的"一起捐"活動,捐出2000元。"用眾籌的力量幫助老區學子筑夢前行,這是我的榮幸。"戴林法說。
據了解,"書香鎮江 關愛學子"與"愛心年夜飯'緣'滿百姓家"兩大公益項目,作為鎮江報業傳媒集團的公益"雙子星",已分別持續開展12年和17年。它們猶如寒冬里的兩盞明燈,照亮了無數困境學子和困難家庭的前路。而唐貞和每一位愛心捐贈者,正是這盞燈后默默的點燈人,用無私的奉獻溫暖著整座城市。(記者 夏凡 謝洋)
責任編輯:費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