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交10萬億!央企“國家隊”盡顯頂梁柱擔當
“十四五”以來,中央企業上交稅費總額突破10萬億元,向社保基金劃轉國有股權1.2萬億元——這份厚重的“成績單”背后,是央企作為“共和國長子”的堅實擔當,更是中國經濟發展“主力軍”的生動寫照。從能源安全到國防建設,從重大工程到民生保障,央企以扎實行動詮釋著“國家隊”的使命與力量。
堅守使命、服務國家戰略,是央企與生俱來的責任。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它們逆勢而上,始終把企業發展融入國家命運。無論是糧食和能源的保供穩價,還是重大基礎設施的建設運營,央企始終是國家最可信賴的支撐力量。
研發經費年均增長6.5%、2024年投入總額達1.1萬億元、基礎研究占比提升至8.8%……科技創新已成為央企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從C919商業飛行到北斗全面組網,從深海探測到核電技術突破,央企以“十年磨一劍”的定力攻堅“卡脖子”難題,真正成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核心支撐。
這份成績,也源自持續深化的改革。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取得突破性進展,現代企業制度不斷成熟,混合所有制改革穩步推進。體制機制障礙的破除,讓央企在市場競爭中輕裝上陣、煥發活力,在履行社會責任時更有底氣。
央企的巨大貢獻,清晰印證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理念。十萬億元稅費夯實了國家財政基礎,醫療、教育、國防等公共事業因此蓬勃生長;1.2萬億元國有股權劃轉社保,直接惠及億萬群眾,彰顯了全民共享的制度優勢。
展望未來,央企仍需以深化改革和創新引領雙輪驅動,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弘揚企業家精神。尤其要在科技自立自強中發揮更大作用——加大基礎研究投入、牽頭國家重大科技項目、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
唯有牢記“國之大者”,強化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央企才能更好擔當經濟發展的“頂梁柱”、科技創新的“排頭兵”、社會責任的“主力軍”,為中國式現代化注入更強動力。(周雄)
責任編輯:彭羽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