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鎮江:匠心育才 鏈上起飛 打造航空航天人才“強磁場”
江蘇省鎮江經開區在航空航天賽道上持續加速、聚勢躍升,堅持以產業鏈布局人才鏈,以創新鏈提升價值鏈,全力打造更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體系、建設更高能級的科技研發平臺、營造更富活力的創新創業環境,進一步激發人才創新潛能,為航空航天事業發展貢獻鎮江經開力量。

近日,在菲舍爾航空部件(鎮江)有限公司報告廳內,近30對師徒鄭重簽訂“師帶徒”協議。筆尖劃過紙張,見證傳承,也正是鎮江經開區航空航天產業人才建設的生動實踐。“師帶徒不僅是一項制度,更是公司文化DNA的延續。”菲舍爾航空部件(鎮江)有限公司人力行政總監朱燕琴介紹,當前企業正處于規模上量與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期,隨著多個重大研制項目的交付攻堅,“人才培養”和“人才梯隊建設”作為公司全年工作落腳點正在不斷深入踐行。
航天海鷹裝配制造技術中心專業裝配團隊攻克大量技術難題,保障C919配套產品如期交付;航發優材建成國內唯一全覆蓋航空發動機型號的鈦合金鑄件智能工廠;美龍航空與中國科學院化學所合作研發高阻燃輕量化復合材料并實現裝機應用······鎮江經開區在航空航天賽道上持續加速、聚勢躍升,離不開一支支高水平人才團隊的強力支撐。

“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是江蘇航空職業技術學院人才培養的重要機制。近三年來,江蘇航院共獲省級獎項147項、市級獎項248項,已成為鎮江經開區航空航天人才輸送的重要源頭。自2019年首屆畢業生畢業以來,江蘇航院連續6年就業去向落實率均超98%,對口率85%以上,上千名學生進入中國商飛、中國航發等涉航央國企、大型航空公司和機場工作。
8月下旬,鎮江技師學院“無國界班”2025級新生入學報到活動在江蘇無國界航空發展有限公司舉行。“我們和學校采用產教融合人才培養雙基地模式,根據教學需求在校內完成公共課程和部分專業課程教學,在無國界航空進行專業課程教學、技能訓練和綜合實訓。”無國界航空教學管理部副部長邊梟象介紹,校企合作協同育人,推動學校人才培養與企業用人需求之間無縫銜接,為學生搭建目標明確的職業能力培養之路。

從匠心傳承到產教融合,從平臺賦能到產業集聚,鎮江經開區正以系統思維構建航空航天產業人才發展體系,立足鎮江航空航天產業園,積極搭建航空產業“人才交流共享中心”,推動航空航天領域產才教融合發展。目前,鎮江航空航天產業園涉航企業為C919國產大飛機提供了10%的零部件、50%的復合材料結構件和90%的客貨艙內飾件,園區累計入選國家級人才2人,省級雙創人才5人,市“金山英才”18人,市“169”工程9人。(范昀 張艷榮)
責任編輯:費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