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心服務讓基層治理煥發新活力
翻新“舊里子”升級“新硬件”
金山網訊 “雖然我們這里是個老小區,但是道路平整,環境優美,樓下還有能歇腳的木椅,曬衣服再也不用‘搶地盤’,住得比以前舒心百倍,一點都不比新小區差!”近日,談起小區的變化,潤州區和平路街道金山社區居民高萬科豎起了大拇指。
金山社區下轄江南新村、金山新村兩個老小區,共有60棟居民樓,常住居民1395戶。面對小區居民日益增長的和諧鄰里、環境美化需求,今年以來,社區黨委以“黨建引領+紅色物業”為抓手,打造“金”心服務治理品牌。聚焦空間利用不充分、環境氛圍不優化、黨員中心戶和微網格員參與式治理不積極等痛點,深挖可用資源、凝聚多元合力,持續推動老舊小區環境提升、服務優化、治理增效。
為打造更加舒適宜居的生活環境,社區黨委精準施策解民憂,努力讓老舊小區煥新顏。堅持從居民最期盼的問題入手,翻新“舊里子”,升級“新硬件”,廉政文化公園增設防腐木椅、先鋒驛站門前新增墻體彩繪、小區空地設置共享晾衣架等,持續提升居民安全感、歸屬感。圍繞老舊小區基礎設施老化、長效管理難等重重問題,針對居民反饋的“急難愁盼”訴求,社區黨委牽頭解決樹木修枝、雜草清理、樓棟化糞池清理及雨水管維修問題14次,讓老舊小區“改”出新面貌,“造”就幸福家。“現在在社區辦事越來越省心!家里水管壞了,報給社區很快就有人來修;每月還有免費理發、義診服務,這樣的‘紅色物業’真是暖到心坎里!”黨員許鳳霞高興地說。
為了積極發揮紅色物業成效,社區創新機制強服務,借助“廊下民生半月談”,探索“需求聚焦-民主決策-協同行動”的基層治理新路徑,聯合潤州區供銷社、市工程勘測設計研究院等聯建單位,常態化開展協商議事活動,推動形成“居民點單、社區接單、群眾評單”的服務模式,今年以來累計處理居民報修、投訴等事項50余件。聚焦身邊“微小”服務,每月開展各類便民服務活動,提供理發、磨剪刀、義診等服務,惠及居民300余人次,居民對社區服務的滿意度逐步提升。
金山社區黨委書記姜丹介紹,社區黨委將繼續握緊“金”心服務的接力棒,凝聚更多治理合力,讓宜居底色更濃、鄰里溫情更暖,讓“金”心服務品牌持續煥發光彩。(趙雅慧 記者 孫晨飛)
責任編輯:龔逍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