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人民法庭守護助力鄉村振興
服務直達田間 繪就更美“楓”景
金山網訊 時下正值豐收季,鎮江法院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鄉村振興平安“答卷”。法官、庭長們走進草莓大棚化解租金糾紛,幫助鄰里雙方消除樹枝“越界”問題……這些生動鮮活的小微場景,是鎮江法院持續深化“楓橋式人民法庭”建設的真實寫照。15家駐守基層一線的人民法庭,如勤懇的守望者,在四季更迭中默默耕耘,為鄉村振興保駕護航。
聚焦產業振興 紓困解難護發展
年初,鎮江中院將“加強法庭建設 助力鄉村振興”作為本年度“政法惠民實事”項目重點推進。各家法庭因地制宜,在聯調聯動中共促“無訟村居”建設。
在句容,某村委會將草莓大棚租給承包大戶,原本期待雙贏致富。起初,大棚里草莓苗長勢喜人,一片生機勃勃。然而,果品市場波動讓承包戶陷入困境、血本無歸,村委會也收不到租金,雙方矛盾如“雜草”般瘋長。句容法院白兔法庭沒有一判了之,而是把巡回審判開到村委會,組織雙方“說理兒”。法官化身“調解員”,耐心幫雙方算經濟賬、時間賬:“農時不等人,盡快解決才能減少損失!”最終,雙方互諒互讓,達成調解:合同解除,承包戶支付欠租,村委會給予寬限并收回大棚,立刻準備下一季種植。這場糾紛以“好聚好散”告終,土地重煥生機,“和合”真正實現了“莓美”。今年以來,白兔法庭與葡萄、草莓合作社共建“涉農糾紛”訴調對接機制,規范產業合同286份,減少糾紛68%。
丹陽某科技公司因經營困難降低職工工資,引發12名老員工不滿,向丹陽法院丹北法庭提起勞動仲裁。“希望勞企雙方能夠化解矛盾,共克時艱。”承辦法官通過耐心調解,向雙方釋明法律規定和企業困境。最終,在開庭前,部分職工與企業達成協議,重返工作崗位;其余職工在庭審后與企業和解,獲得補償后解除勞動關系。這起勞動爭議圓滿解決,既保障了勞動者權益,又幫助企業留住了人才,實現了勞企雙贏。此外,丹北法庭建立了轄區汽車零部件行業重點企業名單,逐一走訪、調研,了解企業經營法律需求,對企業經營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風險及時給予提示,依靠糾紛分流過濾和多元化解機制及時化解合同糾紛、勞動爭議案件,被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授牌“服務鄉村振興實踐基地”。
培育鄉村文明 法潤鄉風促和諧
國家級生態村、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中國最美鄉村……一幅幅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在鎮江的土地上徐徐展開,而綠水青山離不開司法護航。鎮江經濟開發區法院北固山環境資源法庭自2024年成立以來,實行環境資源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集中審理模式,審結多起環境案件。
2023年,王某、龍某采用鳥叫聲誘捕國家保護動物黃豆鳥上百只,并通過微信群視頻招攬買家非法獲利。北固山環境資源法庭當庭宣判,二人分獲有期徒刑及拘役、適用緩刑,并被沒收違法所得、賠償生態環境損失。去年,鎮江法院聯合市生態環境局、江陰市人民法院等13家單位成立鎮江世業洲環境資源司法修復基地。基地建成以來,積極開展環保法治宣傳教育等工作,已增殖放流3萬余尾魚苗,舉辦“生態林”建設與生態環境法律講堂首期活動,每年為大約13萬人次學生提供生態文明實踐教育,助力社會大眾深刻理解生態文明建設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良好的鄰里關系是鄉村文明的基石。30多年的老鄰居汪大爺和武阿姨,卻因院里日漸茂盛的樹木紅了臉——枝葉不僅遮擋通道,更伸進武阿姨家院子,影響采光。多次協商未果后,武阿姨一紙訴狀告至揚中法院新壩法庭。承辦法官常紅勘查現場后,耐心向汪大爺釋法說理,同時找到其兒媳協同溝通:“樹木種在院里沒錯,但權利行使不能越界影響他人。”最終,汪大爺點頭同意修剪。當天下午,在其子女協助下,越界樹枝被一一修剪整齊。陽光重新灑進院落,武阿姨舒展眉頭,當場撤訴。這起糾紛的化解,不僅明確了權利邊界,更延續了以和為貴的傳統美德,讓法治清泉潤澤鄉風民情。
深化代表聯絡 聚智賦能增實效
于細微處聽民聲,于關鍵處聚民智。京口法院諫壁法庭創新性建立人大代表參與巡回審判機制,主動將關乎百姓權益的案件納入人大代表旁聽庭審“菜單”,讓人大代表與人民群眾一同旁聽巡回審判。
在一起繼承糾紛案中,被繼承人房產證姓名與戶籍、遺囑不一致。諫壁法庭承辦法官通過巡回審判,對鄉村中因種種原因導致戶籍、身份證、房產證姓名不一致情況引起繼承糾紛可能的裁判走向,進行釋法說理、解釋說明,最終各方認可被繼承人的身份,達成調解協議,糾紛圓滿化解。巡回審判深入田間地頭,讓老百姓看見審理過程,達到了‘審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自2022年7月丹徒法院辛豐法庭在全省率先設立“人大代表聯絡工作站”以來,鎮江法院上下聯動、一體推進“人大代表聯絡工作站”建設,讓代表履職和法院接受監督在雙向奔赴中實現同頻共振。3年來,全市15家人民法庭“人大代表聯絡工作站”實現全覆蓋,390余名人大代表參與58場次“服務鄉村振興法庭行”活動,為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書寫“鎮江答卷”添上厚重一筆。
“作為人大代表,我特別贊賞法院在司法民主化方面的探索。通過人民法庭人大代表聯絡工作站等平臺,廣泛聽取民意、匯聚民智,讓司法工作更好地回應人民群眾的期待。這種開放互動的做法,不僅增強了司法的公信力,也豐富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實踐。”全國人大代表魏巧對鎮江法院代表聯絡工作表示肯定。
最新數據顯示,3年來,全市人民法庭新收一審民商事案件達57230件,約占全市法院新收民商事案件總量的四分之一。那些可能滋長的矛盾,被一雙雙手及時捧住,輕輕放回溫厚的土壤里。鎮江人民法庭正以實際行動,繪就鄉村振興的壯美“楓”景。(記者 張馳川 通訊員 孫彩萍 夏蕾)
責任編輯:董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