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供水“煥新”進行時
21.64公里管網改造,潤澤萬戶民生
金山網訊 10月17日上午,檀香園小區內一派繁忙景象,市自來水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人員正有序拆除老舊立管,安裝全新管道。面對運行超過30年、隱患頻出的老舊供水管網,鎮江城區正式打響供水管道改造攻堅戰。首批工程已在檀香園等小區及經開區育德路同步展開,隨著城區供水管道老化更新項目的正式啟動,一幅水質更優、水壓更穩、用水更安全的城市供水藍圖正徐徐鋪展。
該工程計劃于2027年前完成21.64公里市政管道更新與萬戶住宅立管改造,屆時將徹底解決老舊管網帶來的諸多困擾。
問題凸顯:老舊管網制約城市發展
截至2023年,鎮江DN75及以上供水管道總長約2398公里,其中DN300及以上干管851公里,最大管徑為DN1400。大量管道已運行超過30年,存在較大安全隱患。1996年前鋪設的市政管道以灰口鑄鐵管和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管為主,1996年后逐步推廣使用球墨鑄鐵管。
這些老舊管網主要存在三方面問題:一是安全隱患突出,老城區的灰口鑄鐵管和水泥管在氣溫驟降或地面沉降時易發生破損,可能引發大面積停水甚至地面塌陷等次生災害;二是影響水質水壓,老舊管道因使用年限長、材質較差,內壁易結垢銹蝕,既增大水流阻力,也導致高層用戶水壓不穩;三是水資源浪費嚴重,部分水泥管道已運行30年以上,接口易脫落、爆裂,造成自來水大量漏損。此外,2013年5月前由開發商建設的高層住宅中,部分立管材料規格不一、閥門附件復雜,維修困難,易發生漏水、爆管等問題,甚至波及住戶家中及電梯設備。
工程推進:分批改造實現系統升級
針對上述問題,本次改造工程制定了清晰的推進計劃。項目將對經開區、京口區、潤州區共計21.64公里的老化市政供水管道進行更新,同時對京口、潤州、丹徒三區約1.05萬戶住宅的立管實施改造。
在檀香園小區,施工人員正有序進行立管更換,新管道整齊碼放在施工區域。同期,經開區育德路的供水管道改造也已啟動,現場設置的施工公告牌明確標示了工程完成時間。
目前,項目已進入實質性施工階段。第一批小區立管改造涵蓋檀香園、紅星玫瑰園、龍山莊園3個小區,已于9月25日進場;市政管道部分于9月30日在經開區育德路率先施工。據現場負責人介紹,改造將選用球墨鑄鐵管等耐腐蝕、高強度材料,確保管網長期安全穩定運行。
民生意義:筑牢水脈提升獲得感
城市供水是重要的生命線工程。此次大規模改造對保障城市安全運行、增強城市韌性具有重要意義。項目完成后,將有效消除老舊管網安全隱患,顯著改善居民用水水質與壓力。
“一直盼著改造,現在終于實現了!”檀香園居民李女士高興地說,“以前用水高峰期水壓總是不穩,以后可以放心用水了。”
改造還將大幅降低管網漏損率,既節約水資源,也減輕供水企業運營壓力,實現經濟與社會效益雙贏。
該工程的實施,將進一步提升居民生活質量,并對鎮江市可持續發展與“生態園林城市”建設起到積極推動作用。通過改善供水條件、加強市政基礎設施系統化建設,不僅能提升城市安全韌性,還將優化區域投資環境,促進城市經濟繁榮與社會穩定。
隨著項目持續推進,鎮江將逐步構建更加安全、優質、高效的城市供水系統,切實增強市民用水的獲得感、幸福感與安全感。(記者 朱美娜)
責任編輯:董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