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中國調研行|1毫米就能吊起大象!江蘇企業破解碳纖維“卡脖子”密碼 -
現代快報訊(記者 徐夢云/文 劉暢/攝)它比蛛絲輕盈,比鋼鐵堅韌,1毫米粗細便能吊起一頭大象,這便是被稱作"工業黑金"的碳纖維。在江蘇鎮江丹陽市,就有著被工信部認定為航天用碳纖維領域“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江蘇恒神股份有限公司。10月20日,“活力中國調研行”江蘇主題采訪就來到了這里。
長久以來,碳纖維制造技術被美國、日本等國壟斷,中國曾每年都要花費巨大代價進口碳纖維。但正是這種被“卡脖子”的困境,激發了國人的創新意志。
江蘇恒神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國內較早進入碳纖維領域的企業之一,經歷了中國碳纖維產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關鍵發展階段。
走進恒神股份,一束束細若發絲卻強逾鋼鐵的黑色絲線,正從生產線上源源不斷產出。據悉,恒神股份現有7條碳纖維生產線,總產能1萬噸/年,年產多種規格的織物和預浸料2000萬平方米,高性能樹脂1200噸,復合材料制品5000噸,拉擠型材300萬米。
2025年,恒神的T1100級碳纖維、HM50E級碳纖維和EM817C預浸料三項產品入選江蘇省“三首兩新”產品目錄。
HM50E級碳纖維是新一代高性能碳纖維,拉伸強度達5.7GPa,拉伸模量達377GPa,斷裂伸長率達1.5%,能滿足高模量碳纖維應用工藝性、提高碳纖維性能利用率、提升復合材料拉伸性能的綜合要求。江蘇恒神股份有限公司科技與規劃發展部部長王程介紹,“該技術成果完善了國產碳纖維產品體系,填補了國產第三代碳纖維產品空白。”
作為國內碳纖維行業的頭部企業,恒神股份在工業級和航空航天級碳纖維市場占據了重要地位。在民用航空領域,恒神股份近年來加快布局民航產業,積極參與國產大飛機客機研制工作,從材料與制造兩端共同發力,深度融入大飛機產業鏈。未來,還將進一步成為國產大飛機供應鏈體系少數的材料和制造業務領域雙重供應商。
從無到有,突破“卡脖子”技術靠的是什么?這首先得歸功于恒神強大的創新人才隊伍。
江蘇恒神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明說,“人才始終是我們安身立命的根本,公司構建了獨特的‘五中心一站一院一公司’立體化創新體系,該體系不僅是研發機構的集合,更是驅動技術突破與產業化的核心引擎。”目前,整合了300余名專業技術人才,分類承接實施了公司全部研究開發項目,年投入經費約1億元。
詳情請見:https://app.xdplus.cn/xdkb/template/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24/167935.html
責任編輯:龔逍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