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招教您如何應對假冒12345行騙
掛斷 核實 報警
金山網訊 近日,鎮江連續發現兩起冒充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的詐騙案件。詐騙分子利用技術手段偽裝成12345熱線來電,以“核實賬戶信息”“取消自動扣費業務”等為由,誘導市民提供支付密碼、銀行卡號等個人敏感信息。鎮江12345熱線第一時間聯合警方快速響應,通過核查話務記錄、發布公開警示等方式,提醒市民提高警惕,遇可疑情況立即通過官方渠道核實或撥打110報警。
9月23日,句容市公安局寶華派出所致電句容12345熱線,稱一位市民的家人早上接到顯示為“12345”的來電,對方自稱抖音平臺工作人員,竟能準確報出該市民的真實姓名及身份證號,還詢問 “是否在平臺購買過商品”。該市民家人察覺異常后掛斷電話,隨即讓市民撥打110報警,并提供了通話全程錄音、錄屏證據。經句容12345熱線核查,當日話務平臺并無針對該市民的外呼記錄,民警初步判定為偽裝后的電信詐騙電話,同步向通訊管理部門反饋,要求排查相關通訊安全隱患。同日,另一位鎮江市民也向12345熱線反映遭遇類似詐騙:其接到無區號顯示的“12345”來電,兩名男性自稱“熱線工作人員”,稱其抖音賬號誤開通付費業務,讓其“查看直播并輸入賬號密碼”,且對方同樣能準確說出其身份證號、銀行卡號。該市民隨即致電鎮江12345熱線,經核查話務平臺記錄確認無此市民外呼信息后,工作人員明確告知:“這是典型詐騙!切勿輸入任何密碼,謹防賬號被盜;若懷疑抖音賬號有誤,建議聯系家人協助通過抖音官方渠道核實處理。”
“此類詐騙正是利用市民對12345熱線的信任,再結合非法獲取的精準個人信息降低市民防備心理。”鎮江12345熱線相關負責人介紹,12345作為政務服務便民熱線,職能主要是受理咨詢、投訴、建議等各類訴求,“我們絕不會主動詢問身份證號、銀行卡號等個人隱私信息,更不會要求市民轉賬或提供支付驗證碼。”
記者了解到,近期外地也出現多起類似冒充政務熱線的詐騙案例,作案手法與鎮江案件高度相似。鎮江12345熱線特別提醒市民:接到自稱“12345”或各類平臺客服的電話,若涉及個人隱私詢問或資金操作要求,務必立即掛斷,通過官方客服電話、App內客服等渠道回撥驗證;無論對方以何種理由“核實信息”,切勿透露身份證號、銀行卡號、支付密碼、短信驗證碼等信息;如已泄露個人信息或進行轉賬操作,務必第一時間報警。(記者 張馳川)
責任編輯:龔逍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