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心洲“甜蜜”采摘季即將開啟
柑橘、柿子減產,價格預計小漲
金山網訊 秋日的江心洲,本應是柑橘金黃、柿子火紅的豐收季節,但今年果園里卻上演著“天氣變奏曲”。連綿的橘樹上,大部分果子仍披著青綠衣裳;柿子樹下的果農望著稀疏的果實也在感嘆:“產量只有去年三成!”
橘林綠意濃,天氣不冷推遲果實成熟
“種了20多年橘子,今年是明顯的小年景。”梁萍撫過自家橘園的枝葉,語氣里帶著無奈。她家的3畝宮川柑橘林中,多數果實仍以青綠為主,“往年這時候該黃透啦!突然降溫才讓少量果子泛黃,而且就是黃了,口感也沒好呢。”
這份“遲到的成熟”直接影響了產量。梁萍算了一筆賬:去年畝產輕松突破1500公斤,今年3畝地總產量預計僅有1500到2500公斤,連去年一半都不到。她捧起一個拳頭大的柑橘解釋,“去年9月份高溫干旱導致花芽分化不好,今年夏天又持續干旱,果樹渴得厲害。”
在不遠處的其他橘園里,相似的劇情正在上演。“前陣子還是30℃的短袖天,轉眼就得穿厚外套!”一位果農指著滿園青果苦笑,“游客來了都說果子沒熟透,我們也不敢貿然早采銷售——怕砸了江心橘的招牌。”
減產不改味,采摘開啟價格預計上調
在橘園旁的柿子林,唐登喜家的奶油柿子今年畝產也呈現縮水的趨勢。“今年的畝均產量僅1000到1500公斤,較去年畝產超5000公斤的豐年盛況縮水超60%。更惱人的是,柿子上市時間比往年推遲了半個月,直至9月15日才姍姍來遲。”
“但銷售情況還不錯!”唐登喜笑著展示收到的訂單。國慶期間他家柿子創造過日銷百斤的紀錄,零賣價穩定在10元/公斤。而最受歡迎的是精品禮盒裝——6個特級柿子售價15元,有位老顧客一次就帶走12盒。“消費者就認這口無核的奶油柿子,甜糯化渣的口感別處難找。”
面對今年兩款地產“特色水果”雙雙減產的情況,丹徒區江心洲生態農業園區農服中心副主任韓平定解析了減產的原因:“去年9月份的高溫嚴重影響了柑橘花芽分化,而今年年初的持續干旱也對柑橘的生長造成了一定影響。”
這位扎根江心洲15年的農業專家表示,柑橘最佳成熟期原本在11月上中旬,近期驟降的氣溫,對柑橘的糖分積累和轉色有所幫助,但要完成這一過程,還需要充足的時間來保障。“現在周末已有嘗鮮的游客,但產量減少預計會導致采摘價格的自然上浮。”
不過他堅信品質仍是核心競爭力:“等到糖分積累達標,江心橘的獨特風味不會讓人失望。”
品種品質優,科技賦能推動產業向新
面對氣候挑戰,江心洲正通過科技力量尋找突破口。
“依托江蘇省農科院江心洲亞夫工作站,園區已引進紅美人、大分、由良等18個柑橘新品,新建連棟大棚30畝,新發展橘園1500畝。”韓平定表示,如今全島果園總面積突破3000畝,成為鎮江最重要的柑橘產區。
值得一提的是,江心洲還積極推動標準園建設,通過設施農業減輕天氣影響。同時以國家3A級旅游景區橘江里為核心,打造集采摘體驗、農家美食于一體的休閑觀光模式。
盡管產量下降,但一年一度的江心洲采橘“熱”已經不遠。10月21日的過江渡輪上,已有零星的游客上島采摘,興致勃勃地體驗“從枝頭到舌尖”的新鮮。
而在橘江里景區,少量果園的門口也掛上了柑橘銷售的招牌,一位農戶樂觀地說:“產量少了,但游客需求還在,說不定今年能賣得快,反而銷售壓力小。”(記者 周迎)
責任編輯:龔逍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