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一把手訪談|鎮江經開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李朝陽:以“五大工程”書寫中國式現代化實踐答卷
摘要:“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對未來五年發展作出頂層設計和戰略擘畫,對乘勢而上、接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進行了總動員、總部署。”展望“十五五”,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鎮江經開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李朝陽指出,“鎮江經開區將認真學習貫徹落實全會精神,不斷強化政治擔當,主動作為、銳意進取,上下一心、真抓實干,以系統謀劃的‘工程思維’,深入實施高質量發展‘五大工程’,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鎮江經開區新實踐。”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對未來五年發展作出頂層設計和戰略擘畫,對乘勢而上、接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進行了總動員、總部署。”展望“十五五”,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鎮江經開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李朝陽指出,“鎮江經開區將認真學習貫徹落實全會精神,不斷強化政治擔當,主動作為、銳意進取,上下一心、真抓實干,以系統謀劃的‘工程思維’,深入實施高質量發展‘五大工程’,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鎮江經開區新實踐。”

“十四五”期間,鎮江經開區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市委決策部署,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深入實施“五大攻堅戰”“五大工程”,扎實推進招商引資、國資國企、社會民生等領域重點改革事項,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連續5年位居全市高質量發展考核第一等次,2021年以來GDP年均增速達到7.0%,以全市1/17的土地面積和1/12的人口,貢獻了全市1/6的GDP、1/5的工業產值、超1/3的進出口額和外資。
產業能級跨越提升。堅持產業強區戰略不動搖,聚焦新材料、新能源、低空和航空航天、生物醫藥及大健康四大主導產業,制定了生物醫藥及大健康、低空和航空航天、服務業、港口經濟等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實施方案及支持措施,做實產業根基,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2024年全區工業應稅銷售達1362.5億元、較2020年增長44.6%。
重大項目加速集聚。堅持把項目作為經開區發展的生命線,推進“招大引強”百日攻堅、“劃片定區集中攻堅”等專項行動,實施招商局與板塊深度融合、捆綁考核,掀起項目招引不間斷攻勢。創建“經心辦”服務品牌,提升服務審批效能,加強隊伍作風建設,一心向企打造一流營商環境。2021-2024年,累計招引落地億元以上產業類項目231個、總投資828.8億元。
發展活力強勁釋放。堅持把改革開放作為經開區最大的優勢,深入實施招商體系、國有企業、行政審批等重點領域改革,制定全面深化改革《實施意見》,確定30項黨工委重點推進落實事項和62個學習借鑒創新項目,堅持以改革激發發展活力。持續擴大對外開放,開展“一起跑市場”行動,近5年為外向型企業爭取市級以上開放發展專項資金總額全市占比保持在1/3以上。
民生指數持續攀升。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擺在首位,實施新“7+2”民生實事三年行動,建成家門口的公園廣場19.5萬平方米,改造老舊小區15個、總面積約50萬平方米、惠及居民5300余戶。成為全省首批國家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區,順利通過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省級評估。積極探索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創新,推動實施集成管理改革、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末梢疏通工程,完善“大平安”全領域風險聯合研判機制,打通聯系服務群眾、基層社會治理、風險防范處置“最后一米”。
藍圖已經繪就,關鍵在于實干。“十五五”時期,鎮江經開區將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下,在全面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上激發更強動能,在服務融入新發展格局上展現更大作為,在扎實推進共同富裕上取得更多成果,為譜寫“鎮江很有前途”現代化建設新篇章作出更大貢獻。
一是穩步提升產業攀登的“硬實力”。堅持高質量產業強區主戰略,錨定“四群八鏈”產業主導方向和“876”創新引領工程,統籌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未來產業前瞻布局,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努力構建抗風險能力更強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以新質生產力為主導的產業創新引領區。
二是持續釋放改革賦能的“內生力”。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綜合查一次”等改革,提升土地、金融、人才、數據等要素市場化配置效率,完善“大招商”格局,優化項目全周期管理服務機制,擦亮“經心辦”服務品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要素活力競相迸發的改革開放先行區。
三是全面提高宜居宜業的“吸引力”。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做優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四好建設”硬保障和好就業、好消費、好教育、好醫療、好養老、好托育的“六好服務”軟支撐,塑造現代城市文明形象和文化氣質,打造共建共享共富幸福家園樣板區。
四是不斷穩固平安善治的“保障力”。聚焦風險防控體系化、治理能力現代化、安全發展可持續化,健全重大風險研判、應急救援指揮、防災減災和社會風險防控四個體系,推動風險管控從“被動應對”向“主動防控”轉型,建設美麗安全穩定的現代治理示范區。
五是切實增強黨建扎根的“引領力”。堅持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政績,深化黨組織聯建共建機制,持續發揮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創新“末梢疏通+”工程作用,通過建機制、強基礎、聚合力“三管齊下”,全面提高基層黨建工作質效,合力共建長三角一流美麗宜居新港城。(記者 李明明)
責任編輯:華筱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