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美鎮江·鄉村印象”走基層創作采風活動走進寶堰
深耕鄉村沃土 萃取創作靈感
金山網訊 日前,市舞蹈家協會組織舞蹈創作專業委員會成員和創作骨干走進丹徒區寶堰鎮,開展“尋美鎮江·鄉村印象”走基層創作采風活動。
探非遺技藝:煙火氣與醇香里的匠心傳承
寶堰鎮的非遺技藝藏于市井煙火與歲月醇香之中。采風團首站來到竇國建面館,觀摩省級非遺項目寶堰干拌面制作過程。一道道工序讓大家直觀地感受到傳統技藝中的匠心堅守。大家在升騰的熱氣與鮮香中,捕捉面條背后的民俗文化,讓創作靈感在煙火氣中不斷迸發。
市舞協副主席、省級非遺項目傳統舞蹈寶堰雙推車代表性傳承人李錚表示,這些生活化的動作充滿了張力,一碗面不僅是味覺的享受,更承載著寶堰人的生活態度和鄉愁記憶,完全可以轉化為舞蹈語言。
循著陣陣酒香,采風團來到老岳酒坊。發酵池里的谷物正在靜靜醞釀,釀酒師傅們遵循古法完成蒸糧、拌曲、窖藏等工序。“釀酒的過程就像一場無聲的舞蹈,有起有伏、有張有弛,這種人與自然、人與技藝的和諧互動,正是我們舞蹈創作需要傳遞的內核。”句容市舞協副主席陳清感慨道。
助基層創作:鄉村大舞臺上的專業賦能
基層是舞蹈藝術的源泉,也是服務群眾的前沿陣地。
在寶堰村大舞臺,采風團與寶堰古鎮文化藝術團的成員們齊聚一堂,重點對該團原創舞蹈《快樂寶堰面》進行現場指導。該舞蹈展現了寶堰人的生活樂趣,每一個笑容、每一個動作,都是鄉村振興的生動注腳。經過專業指導,舞蹈的表演更加生動鮮活,作品的地域特色與趣味性愈發凸顯。“有了專家們的指導,我們跳得更有底氣了,也更懂得怎么用舞蹈講好寶堰故事了!”寶堰古鎮文化藝術團相關負責人表示。
憶紅色歲月:革命場館中的精神洗禮
在新四軍四縣抗敵總會紀念館,采風團成員懷著崇敬之心開啟紅色之旅。館內的歷史圖片、文物展品、場景復原,生動再現了抗日戰爭時期,鎮江、丹陽、金壇、句容四縣人民團結抗敵的崢嶸歲月。大家紛紛表示,紅色故事是舞蹈創作的精神富礦,先輩們的奮斗姿態、群眾的愛國熱忱,為今后的紅色主題舞蹈創作積累了豐富的情感素材與歷史依據。
采風期間,成員們專程前往南京保利大劇院,觀摩第三屆長三角專業舞蹈展演。展演匯聚長三角地區頂尖舞蹈院團和院校的精品力作,涵蓋古典舞、現代舞、民間舞等多個舞種,作品兼具思想性與藝術性,展現當下專業舞蹈創作的前沿理念與精湛技藝。
拓創作視野:新時代風采的集中呈現
此次創作采風是鎮江市文聯“尋美鎮江·鄉村印象”百名文藝家走基層創作采風活動的系列活動之一,旨在通過深入基層采風創作,挖掘鎮江鄉村的自然景觀、人文歷史、民俗風情和經濟發展成果,創作一批展現鄉村新貌的文藝作品。
市舞協主席葛宇豪表示,舞蹈創作專委會和創作骨干力量將梳理此次采風所得,打磨一批兼具地域特色與藝術張力的精品力作。市舞協也將持續開展走基層創作采風活動,組織文藝志愿服務小分隊深入基層開展“為人民綻放”文藝志愿服務活動。(通訊員 于雯 記者 譚藝婷)
責任編輯:董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