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行動”穩步構建現代化足球生態——《鎮江市足球振興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5-2027年)》解讀
金山網訊 眼下,首屆“蘇超”決賽落幕,“鎮超”火熱開踢,足球運動日益受到廣泛關注。上月,市委辦、市政府辦聯合發文,《鎮江市足球振興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5-2027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正式出臺。近日,記者走訪市體育局、市教育局以及市體育運動學校等部門單位,聽取各方對于《行動計劃》的解讀。
今年7月開始,市體育局牽頭起草《行動計劃》。《行動計劃》旨在實施青少年足球普及、足球專業人才培養、教練執教能力提升、足球賽事體系優化、足球場地供給拓展、政策支持保障六大行動,通過3年努力,顯著提升鎮江足球賽事影響力與參賽競技水平,實現“賽事+旅游+消費”文旅商體深度融合,共同推動鎮江足球事業健康發展。
抓住機遇,做好長遠謀劃
近年來,社會各界對足球工作越發重視。國家層面在今年出臺了《關于推進足球振興發展的意見》,推動中國足球全面深化改革。省級層面出臺《關于加強足球發展重點城市建設推動全省足球改革發展實施方案》,指導各地做好足球重點工作。在省委、省政府主導下,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成為備受全國關注的現象級頂流足球賽事,江蘇足球事業發展進入新的發展機遇期。
根據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市體育局針對鎮江足球發展存在的青訓體系不完善、專業教練短缺、足球設施供給不足等短板弱項深入調研,廣泛征集體育系統職工、專業足球教練、全市球迷代表等方面的意見建議,學習借鑒國內足球發達城市先進經驗,結合鎮江實際,于今年7月中旬起草形成《行動計劃》初稿。其后,多次進行征求意見座談、專題研究。
直擊核心,聚焦六大行動
《行動計劃》具體提出六大行動。首先是“青少年足球普及行動”,包括推廣普及校園足球、完善青訓人才培養機制、持續提升青訓質量三方面,重點提出3年內力爭實現建設1個市級和2個市(區)級青少年足球訓練中心,遴選建設13所足球后備人才重點學校。
其二是“足球專業人才培養行動”,包括努力推進市體育運動學校改革發展、加快后備人才梯隊建設、提升職業足球競技水平三方面,重點提出3年內力爭布局完善U10至U17各年齡段青訓梯隊,構建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相銜接的升學體系,青少年足球注冊運動員達到500人。
其三則是“教練執教能力提升行動”,包括開展精英培訓計劃、分步開展人才引進兩方面,重點提出3年內力爭實現引進足球教練員和足球專業教師20名左右,新增持證足球教練員100人、各級裁判員200人。
實施“足球賽事體系優化行動”,包括打造足球“1+3+N”品牌賽事、完善青少年賽事機制、促進文旅商體融合發展三方面,足球人口達到20萬人,新增足球項目社會體育指導員100名,舉辦各級各類足球賽事1000場,打造一批有較大影響力的品牌賽事。
同時實施“足球場地供給拓展行動”,包括構建足球場地共享機制、加快足球場地增量建設兩方面,重點提出3年內力爭實現新建和改建足球場地100片,各市(區)擁有1片帶有觀眾看臺的11人制天然草坪足球場。
實施“政策支持保障行動”,包括加強組織領導、增加財力投入、濃厚足球氛圍、強化行風治理四方面。
穩步推進,構建現代化足球生態
據市教育局體衛藝處處長吳娜介紹,目前鎮江已有160余所幼兒園常態化開展趣味足球活動;146所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實現足球課程全覆蓋、校園比賽全覆蓋,校隊利用課后和寒暑假堅持專項訓練,部分學校還通過學校陽光體育節、班級聯賽等活動,讓足球融入校園日常。接下來,教育部門將按照《行動計劃》的具體指導和任務分解按序時推進相關工作。
市體育運動學校校長、市足球協會秘書長孫強在交流中談到,將整合市體育運動學校核心資源,為梯隊建設提供專業支撐,優化“市隊校辦”運行機制,確保U10至U17各年齡段隊伍全覆蓋、體系化,構建無斷層的人才培養梯隊。聯合教育部門共同發力,搭建“班級-校級-區級-市級”四級青少年足球競賽體系,依托“校長杯”“市長杯”等品牌聯賽為不同階段的青少年球員提供實戰平臺,激發青少年足球熱情,挖掘和儲備優秀足球后備人才。
從10月13日“社超”圓滿閉幕,到10月25日“鎮超”大幕揭開,鎮江足球生態正持續升溫、愈發火熱。目前,全市8個板塊已組建8支隊伍火熱比拼。市體育局局長許偉表示,《行動計劃》既是對“足球振興”的具體實踐,更是以體育為突破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當前,賽事效應成效更顯;隨著‘六大行動’的深入推進,我們正穩步構建‘人才有儲備、賽事有影響、產業有活力、文化有特色’的現代化足球生態。下一步,我們將通過大力盤活閑置空地、城市邊角地等各類空間資源,加大足球場地建設力度,滿足群眾運動需求,布局完善各年齡段青訓隊,積極打造品牌賽事,讓足球真正成為覆蓋全民、惠及全民的‘幸福產業’。”(記者 譚藝婷 通訊員 杭菲菲)
責任編輯:龔逍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