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鎮江:精準培訓 直觀展示 科技賦能茶產業高質量發展
“茶樹里的害蟲竟然有這么多種!”“這種新型的防治設備從來沒見過,但現場看起來效果真不錯。”日前,一場別開生面的茶葉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培訓在鎮江市丹徒區上黨鎮舉行。來自江蘇省鎮江市農科院專家的“專業培訓”和農場主的“新設備”展示,令到場的茶葉種植戶們大開眼界。
在丹徒區上黨鎮溫馨茶葉種植家庭農場的培訓室里,鎮江市農科院生態農業研究室副主任馬圣洲結合我市茶葉生產實際,圍繞茶葉生產階段主要病蟲害的發生規律,講解了茶園生態調控、物理誘捕、生物防治和科學用藥等方法。圖文并茂的講解模式,不但讓茶農們對茶葉病蟲害有了直觀了解,更對茶園的綠色防控技術有了系統認知。

“開展茶園綠色防控的技術培訓,讓更多茶葉種植戶了解當地病蟲害發生發展的規律,以及防控的技術手段,提高茶企負責人的綠色防控意識,保障我們茶葉產品的質量水平。”作為市農科院亞夫工作室的成員,近年來,馬圣洲帶領團隊依托亞夫工作站,在丹徒區的墅山茶場、三泉茶場、墅香茶場和句容市的龍山茶場、張廟茶場等開展茶園綠色防控、茶園田間管理、功夫紅茶的加工技術等一系列試點推廣活動。“功夫紅茶的制作原料是春尾茶和夏秋茶,這一階段茶園的病蟲害特別是蟲害較重,不少茶園在管理過程中會針對性開展茶樹的病蟲害防控作業。而為了讓春尾茶和夏秋茶的鮮葉原料符合安全標準,茶園的綠色防控管理至關重要。”
在溫馨茶葉種植家庭農場的半坡茶園,隨處可見紅黃兩色的粘蟲板,不少板上“戰績頗豐”,肉眼可見一個個早已困死多時的害蟲被牢牢固定在板上。茶園里還設置了信息素誘捕器,可以精準誘殺茶尺蠖、蚜蟲等害蟲。同時,每隔一段距離還有夜用殺蟲燈,讓病蟲害的打擊時間全天候、無死角。
“這臺機器設備是冷霧機,啟動聲音有點像飛機引擎的轟鳴,能夠實現藥劑和肥料的毫米級霧化,效果特別好。”說話間,農場主張志豪肩背藥劑箱,手提噴霧器,吸引著眾多種植戶的目光。隨著設備的轟鳴聲,霧化葉面肥均勻地噴施在依舊翠綠的茶樹上。“這臺設備不但可以實現施肥和打藥效率提升200%,還能降低30%的藥劑使用量。”
在結束展示后,張志豪興奮地表示,近年來,依托市農科院以及鎮江市和丹徒區等多級農業農村部門的幫助,茶園的綠色防控技術得到長足進步,茶樹長勢向好,鮮葉品質也逐年提升。“特別是在馬圣洲專家的指導下,農場的紅茶制作水平有了顯著提升,口感和香氣都更加濃郁,作為茶產業從業者,我在高興之余,更多的是感激。”
馬圣洲表示,通過相關技術培訓,能夠有效增強全市茶葉生產和經營者對茶園綠色防控的認識,不斷提高全市茶園的技術管理水平,確保茶產品的質量安全,也為全市茶葉品牌建設和塑造提供有力支持。(記者 周迎)
責任編輯:費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