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高職校技能大賽成績亮眼
以賽育人,鍛造“金牌技術人才”
金山網訊 日前,在剛剛落幕的鎮江市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上,鎮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以下簡稱“鎮江高職校”)再次交出亮眼的成績單:學子們在移動應用與開發、藝術設計等13個項目中斬獲6個一等獎、12個二等獎和10個三等獎,一等獎數和獲獎總數均位列全市前茅,續寫了該校在技能大賽上的輝煌篇章。
作為鎮江職業教育的標桿,這所學校用十余年的堅守,將技能大賽打造成人才培養的“試金石”,為區域產業發展輸送一批又一批高素質技能人才。
以賽為基,練就“真功夫”
走進鎮江高職校,濃厚的“技能成才”氛圍撲面而來。實訓室里,學生們專注地調試設備;操作臺上,一雙雙手靈活地操控著工具。這所學校的技能基因,早已深深融入日常教學的每一個環節。
“從2010年至今,我們已15次獲得江蘇省技能大賽中職組團體總分第一名。”鎮江高職校校長張鵬介紹,截至目前,學校共獲得省賽獎牌1432枚,其中金牌242枚;在全國技能大賽中也屢創佳績,獲得80枚獎牌,金牌數達46枚。特別是在近兩屆大賽中,學校共奪得省賽金牌37枚、銀牌35枚、銅牌46枚。
機電工程系的課堂上,學生們正對照《隨堂技能競賽手冊》進行實操訓練。這本由學校教師自主編寫的教學資料,如今已成為課堂改革的重要載體。
“我們將競賽的難點轉化為課堂教學的重點,幫助教師動態優化教學方案。”鎮江高職校副校長潘俊表示,學校在機電、信息和旅游等專業中試點開發的這批手冊,緊密對接崗位實際需求,實現了“競賽標準進課程、競賽項目進內容、競賽形式進方法、競賽評價進考核”的“四維融入”。
校企協同,畢業即上崗
在深化產教融合的道路上,鎮江高職校同樣走在前列。學校與南京一技教育科技、江蘇希西維軸承、英科醫療、省鎮江船廠等30余家企業建立深度合作,共同構建“校企協同、精準育人”機制。
鎮江高職校招就處主任解鶴告訴記者:“我們緊密對接區域產業需求,聯合企業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將企業崗位標準融入課程體系。”通過設立企業學院、現代學徒制班級,邀請企業專家進校授課、共建實訓基地,組織學生赴企業頂崗實習等方式,學校實現了“課堂與崗位”的無縫對接。
這種深度融合的培養模式,切實提升了學生的就業競爭力與崗位適應能力。近年來,學校畢業生就業率持續保持在98%以上,眾多學子在合作企業實現了高質量就業。
雙線發力,彰顯管理效能
在今年鎮江市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鎮江高職校作為主要承辦校之一,承擔了8個賽項的組織工作,共設置12個賽場、接待參賽師生145人次。令人稱道的是,在高質量完成賽事組織的同時,學校未停一節課,展現出卓越的管理效能。
“我們提前數月籌備,科研處牽頭召開賽點籌備會議,組織服務師生團隊多次開展實地檢查。”鎮江高職校科研處負責人介紹,學校全面排查了賽場衛生、設備運行及安全保障等環節,確保萬無一失。
賽事期間,各個賽場秩序井然,裁判員認真執裁,參賽選手專注應賽,展現出現代職業教育的專業風貌。這種在保障日常教學秩序的同時,高效、專業完成賽事服務任務的能力,贏得了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的充分肯定。
技能筑夢,服務國家發展
在電子產品設計與應用賽項的獲獎選手中,2321班的馬瑞翔同學格外引人注目。入校之初,他曾因中考失利而迷茫,但在學校的技能培養體系中,他找到了自己的興趣所在。“是技能大賽點亮了我的人生道路。在這里,我不僅學到了技術,更找到了自信和方向。”
這樣的故事,在鎮江高職校不斷上演。學校秉持“技能強國”信念,注重培育學生的工匠精神和實戰能力。通過實施“四融一體”技能教學改革,不斷提升技能人才培養效率,增強人才供給與地方產業需求的契合度,拓展學生職業發展路徑。
當前,江蘇正處于產業轉型升級與新興產業崛起的關鍵時期,對高素質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鎮江高職校黨委書記張偉斌表示,學校將繼續以標準化、專業化的比拼檢驗教學成效,持續深化“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改”,推動課程體系緊密對接產業需求,助力師資隊伍專業成長。“我們將繼續讓職教學子在實戰中錘煉技藝、積累經驗,為產業轉型升級與新興產業崛起輸送源源不斷的高素質技能人才。”(記者 張翼 通訊員 王丹)
責任編輯:董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