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詩詞百城牽手?鎮江行暨紅色研學交流活動在鎮江舉行
金山網訊 11月10日-13日,由中華詩詞學會、中國新四軍研究會指導,中華詩詞學會城鎮詩詞工委會、江蘇省詩詞協會、中華詩詞學會當代詩詞曲賦聯精品研究委員會、中共鎮江市委宣傳部、鎮江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鎮江市政協文化文史委聯合主辦的中華詩詞百城牽手?鎮江行暨紅色研學交流活動在鎮江舉行。

11月11日啟動儀式上,鎮江市文廣旅局黨委書記、局長陸艷華圍繞“跟著詩詞游鎮江”項目作專題介紹,系統展示鎮江將詩詞資源轉化為文旅動能的探索路徑。與會人員共同觀看了《詩意鎮江》宣傳片,欣賞了詩詞聯誦《詩滿鎮江》、情景表演《讀鎮江》等文藝節目。“詩旅融合”和“跟著詩詞游鎮江”研學產品推介交相輝映,充分展現了鎮江“讓詩詞可感、可觸、可傳”的生動圖景。鎮江市代表與下一站主辦城市浙江省臺州市代表進行交接旗儀式。

三千年古城文脈綿延,萬首詩詞浸潤山河。近年來,鎮江市深入挖掘鎮江“一城山水半城詩”的深厚底蘊,通過“因詩而名、以詩立城、借詩塑城、興詩促旅”的系統布局,推動詩詞與文旅產業深度融合,走出一條傳統文化向現代轉化的新路徑。
從“因詩而名”到“以詩立城”的千年積淀
這座擁有三千年歷史的古城,自古以來便是文人墨客競相吟詠的勝地。李白、王昌齡、王安石、辛棄疾等著名詩人、詞人留下了眾多傳世名篇。“一片冰心在玉壺”“春風又綠江南岸”等膾炙人口的佳句廣為流傳。在人教版中小學語文教材中,明確創作地為鎮江的詩詞多達6首,數量位居全國各城市之首,奠定了鎮江“一座山水城,半部江南詩”的文化地位。

近年來,鎮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詩詞文化建設,將詩詞文化納入城市發展的戰略規劃。先后獲評“中華詩詞之市”“中國楹聯文化城市”稱號,形成“雙品牌疊加”的文化賦能,建成中國楹聯文化景區18家、教育基地19家、中華詩教先進單位35家,出版《詩詞里的鎮江地名》《跟著詩詞游潤州》等專業文獻30余種,構建起了覆蓋城鄉的詩詞楹聯生態網絡,使“以詩立城”的理念從文化自覺升華為全民共識。
從“詩詞之市”到“詩意鎮江”的品牌疊加
進入新時代,鎮江市委宣傳部牽頭實施“詩意鎮江”城市文化品牌戰略,以“項目化、全民化、產業化”為路徑,推動詩詞從文化意象轉化為可感知、可參與、可消費的城市品牌和資產。
鎮江啟動“滿眼風光 詩意鎮江”主題宣傳活動,實施“跟著詩詞游鎮江”“跟著詩詞讀鎮江”“跟著詩詞品鎮江”3個系列、12項重點活動,培育一系列詩詞文旅產品,推動詩詞文化走進學校、家庭等場景,推出詩詞表情包、主題海報、城市IP等年輕化表達載體,使古典詩詞煥發時代生機。
尤為值得關注的是,“詩意鎮江·讀城”行動深度挖掘城市文化符號,推出“跟著建筑讀鎮江”“跟著地名讀鎮江”“跟著老字號讀鎮江”“跟著詩詞讀鎮江”“跟著名人讀鎮江”五大子品牌,深度挖掘城市文化符號,將靜態空間轉化為“可讀的詩集”,讓詩詞可讀、文脈可感、詩意可觸、文化可傳。
今年以來,《詩意鎮江》宣傳片在全網傳播,成功引發廣泛關注,“鎮江詩詞”相關話題多次登上微博、抖音熱搜榜,城市詩詞文化的影響力持續增強。
打造“跟著詩詞游鎮江”詩旅融合的新范式
在“借詩塑城”與“興詩促旅”的理念指導下,鎮江積極推動“跟著詩詞游鎮江”項目實踐,有效促進詩詞文化的現代化表達與產業化落地。

構建一套課程體系,打造沉浸式研學閉環。鎮江市文廣旅局牽頭,聯合教育、科協、農業農村等八部門,圍繞“人文、科普、農文旅”主題,從全市120余家研學旅游基地中,遴選首批35家高品質研學旅游基地,開發“跟著課本游鎮江”等6個標準化研學課程,構建“課本-實地-體驗”三位一體的學習鏈條。當學生在北固樓上吟誦“滿眼風光北固樓”,重現辛棄疾的創作場景時,詩詞已從書本中的文字轉化為現實中可感知的文化體驗。
打造一系列沉浸場景,讓詩詞“活”起來。鎮江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在金山、西津渡、北固山等景區推出《詩話北固》《遇見西津》等情景劇,通過闖關、演藝等創新形式,讓游客與古人對話、與詩詞共鳴。同時,積極推動開展“鎮有詩意”“蘇超×讀城”等生活市集活動,將詩詞融入咖啡、茶點、手作之中,讓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都能在“詩景合一”的愜意氛圍中,感受鎮江文化的溫度與美好。
培育一整套詩意文創,推動文化消費升級。通過發布文創產品“召集令”,成功吸引了30余家文創企業積極參與,研發推出了見山樓“半日閑”套裝、無事啡詩詞咖啡、“第一江山”禮盒等150余種“詩詞+”系列產品,讓游客“把詩意帶回家”。今年以來,全市文創相關產品銷售額同比大幅增長,已逐漸成為拉動文旅消費的新增長點。
串聯一系列特色線路,激活全域旅游資源。針對不同群體的旅游需求,結合客流高峰和熱點事件,推出定制化的優惠福利,不斷擴大詩詞影響力。通過“詩意鎮江”大學新生專享票、“蘇超”體育賽事打卡地圖、“啡嘗鎮江”跑酷地圖等產品,將金山、西津渡等景區與詩詞IP深度綁定。今年“蘇超”比賽期間,結合觀賽體驗開展的“跟著‘蘇超’去研學”雙城活動,先后接待了來自泰州、南通、南京、無錫等多批次的球迷親子研學團隊。依托熱點賽事,實現了“文旅體商”的高效融合,進一步擴大“詩意鎮江”受眾群體、拓寬宣傳路徑。
打造一個標準體系,培育專業化服務能力。市文廣旅局牽頭出臺《研學旅游指導師服務規范》市級地方標準,從導游、教師、高校學生等相關專業群體中,考核選拔出首批20位研學旅游指導師。同時,正在修訂《鎮江市旅游業發展獎勵辦法》,擬對成功招徠研學團隊的旅行社給予資金扶持,推動企業從“簡單接團”向“深耕內容”轉型,不斷提升詩旅服務品質和產業韌性。
從“半部江南詩”的輝煌歷史,到“跟著詩詞游鎮江”的創新實踐,鎮江以詩為媒、以旅為橋,譜寫文化傳承與旅游發展的嶄新篇章。下一步,鎮江將以詩詞文化為引領,進一步深化與全國各地的詩詞文化交流合作,推動“跟著詩詞游鎮江”品牌走向全國,讓“詩意鎮江”名片更加熠熠生輝。(通訊員 朱嘉 記者 王含)
責任編輯:王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