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四個著力點’ 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三場錨定“走在前”
全面落實國家重大戰略 激活區域發展強引擎
金山網訊 11月11日,市政府新聞辦舉行“聚焦‘四個著力點’ 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三場專題發布會,聚焦“在落實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上走在前”,系統展示“十四五”期間鎮江在服務全國、全省大局中找準定位,推動一系列國家戰略落地生根的生動實踐與顯著成效。
一體聯動,構建區域協同發展新格局
“十四五”以來,我市堅持把落實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作為鎮江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實踐的重大舉措,積極探索創新引領、區域協調、產業聯動的綠色發展新路徑,協同推進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努力在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上發揮樞紐和帶動作用,奮力為全省走在前、做示范、挑大梁多作鎮江貢獻。
發布會上,市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談沁磊從多個方面介紹我市落實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的做法成效。為加快構建協同發展城市新格局,我市統籌“一體、兩翼、三帶、多片區”城市總體布局和“一區一廊三極多點”創新布局,加快推進市域一體化發展。依托開發園區改革,不斷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推動政策、資源、項目等要素向園區集中,全市域“一區多園”管理體制改革入選中國改革年度地方典型案例。
緊扣區域協調,積極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大局。我市參與建設的長三角大飛機集群、蘇南特鋼材料集群入選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連續6年舉辦“高校院所走進鎮江產學研合作大會”,與160余家高校院所建立合作關系,促成各類合作約2500項,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25年全球創新指數》中,我市科技創新集群位列全球第100位,長三角地區第6位,全省第3位。
句容作為鎮江推動“寧鎮揚一體化”戰略先行區,始終把落實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擺在首位。句容市副市長江貝表示,句容積極推動科技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十四五”期間,新簽約項目中與南京、鎮江企業協同配套占比超50%。依托G312產業創新走廊建設,與南京周邊高校及科研院所共建高能級創新平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落地,累計建成國家級載體平臺9家,高新技術企業186家。
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是落實國家各項發展戰略的“硬支撐”。市交通運輸局黨委委員、副局長李海軍介紹,“十四五”期間,鎮江交通運輸部門立足高質量發展,著力推動一批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建設。G312寧鎮段快速化改造工程鎮江段已建成通車,2021年12月開通運行省內首條跨市域軌道交通線路——寧句S6號線,日均服務超5萬人次,2023年9月滬寧沿江高鐵建成通車,推動句容主城區融入上海“一小時高鐵圈”。
生態優先,描繪山水花園名城新圖景
作為全國首批生態文明建設先行示范區,“十四五”以來,我市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美麗鎮江建設為牽引,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陳長之亮出了一組綠色成績單:2024年,全市PM2.5年均濃度降至35微克/立方米,為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優水平,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81.1%;地表水優良水質斷面比例連續3年100%,長江干流和蘇南運河鎮江段水質保持Ⅱ類,群眾生態環境滿意度超90%。“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設定的26項指標,21項提前完成。
綠色產業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增長極。我市實施綠色化改造項目 116 個,推動化工、船舶、裝備制造等重點行業綠色轉型;優化升級鎮江能源和碳排放管理平臺,綜合能耗5000噸標煤以上重點用能企業在線監測實現全覆蓋,“十四五”期間全市累計新增國家級綠色工廠10家、省級綠色工廠69家,創下三個世界之最的句容抽水蓄能電站全面投產發電。
“我們全面加強生態保護修復,維護生態系統安全。”陳長之介紹,我市已累計修復濕地5000余畝,造林8.4萬畝,提升長江沿岸森林質量1.5萬畝,建成6個生態安全緩沖區。第一輪全市生物多樣性調查共統計物種數3577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物種75種,發現瀕危植物-野生粗梗水蕨群落超1萬株,首次發現大根蘭,填補了省內空白。
“截至目前,全市自然濕地保護率達76.5%,林木覆蓋率達25.6%,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6.06平方米。”陳長之說。市生態環境部門將緊扣美麗鎮江建設目標,以更高標準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更實舉措解決群眾身邊突出問題,加快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鎮江。
開放合作,拓展發展空間融入全球新格局
全面擴大開放,深度參與共建“一帶一路”,鎮江步履堅實。談沁磊介紹,我市通過深化“跨境電商+產業帶+海外倉”模式,有效拓展企業出海渠道。推動智慧口岸建設,累計為企業節省裝卸堆存等物流成本超1000萬元。今年前三季度,全市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貿易額達423.7億元,占全市進出口總額一半以上。
交通互聯是開放合作的關鍵紐帶。“十四五”期間,市交通運輸部門通過港口水運項目建設,更好服務大宗貨物長距離運輸,推動交通物流降本增效、服務支撐現代化產業體系。2024年,鎮江港完成貨物吞吐量2.95億噸,增速達10.5%,總量躋身全國港口前20,增幅位居全省港口前列。
鎮江經開區作為我市唯一國家級經開區,主動將自身發展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等國家戰略,拓展發展空間。鎮江經開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張寧暉介紹,經開區精準對接上海、杭州等總部經濟資源,2020-2024年,累計招引落地億元以上產業類項目275個、總投資981億元,總投資160億元的孚能科技、4億美元的金斯瑞蓬勃生物、12億元的聯博精密和10億元的維克空調等一批優質大項目相繼落地投產。
“我們鼓勵本地企業融入國際產業鏈與創新鏈。”張寧暉說,鎮江經開區支持區內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智能制造等優勢企業,赴“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投資設廠、建立研發中心或承包重大工程項目,參與國際產能合作。據統計。鎮江經開區進出口總額、實際到位外資連續5年占全市比重保持在1/3以上。(記者 陶立波)
責任編輯:華筱婷
